学术探讨 试析因明学在佛教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及作用 德西伍姆西南民族大学藏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就如胡晓光大师所言“因明学是佛教用来诠释哲学思想的形式方法”特别在藏传佛教里因明学的作用和地位之重 要是毫25 ̄I-'-1,毋庸置疑的,所以本人就此为题来试着分析藏传佛教思想中因明学的地位及作用。 关键词:因明;佛教;作用;地位 第一节:因明在佛教思想中的地位 “佛教是一门独特的学l水,它的哲学规是与一切世间 陈那法称等的重要著作传人藏地,被藏族的俄,洛登西绕 和法师子及宗喀吧大师和后来的萨班贡嘎坚藏等大师继承 和发展,所以藏传佛教重视因明远远超过了汉传佛教,到 释,有的书有多个藏文翻译的版本,不仅如此,各大派的 哲学观不共的。一种哲学思想是所诠,而能诠则是语言思 而它在佛教中占有一定地位,特 I是在藏传佛教中,因明 维方法。因明学是佛教用来诠解哲学思想的形式方法,故 后面藏传佛教把印度所有的因明著作翻译了过来还加以解 学是义学一门重要科目和论辩 式,”从胡晓光大师的这 人师们都著书立说,形成,闼明学在藏传佛教中的重要地 段话中可以推断因明学不仅仅是逻辑学,它还是一个非常 位,也更加的体现了藏传佛教大师们对因明的重视程度。重要的论辩方式,所以它的主要方法就是立论、论证,它 是内容求真之学。故此因明学与佛教的关系和其他学科不 同,它在证明佛教思想及其真浠巾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节:藏传佛教与因明有不可孤立的关系 因明学既是五部大论之一,又是藏族十明学的重要构 成部分,无论在藏族文化史上还是在世界逻辑学上均占有 正因如此从古至今因明学在佛教界是很受重视的。因明世 独特的学术价值,在藏传佛教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称佛家逻辑,所以我们不能 说因明足逻辑学,而要说困 用,被誉为打开藏传佛教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治因 明学包含逻辑学的的成分,因明学是具体的论辩学问,所 主要方法就是立论、论证,它足内容求真之学。 藏传佛教传人后因明就跟随其后的传了进来,虽然比 明者以内明为根据,无因明则内明不可立,无内名则因明 以它自然含有理性逻辑内容。因明学是论辩术,所以它的 不可成,内明是本体,因明是方法,无本体则方法无效, 无方法则本体难知。因明唯~之旨是求真,而这个真是一 个正悟之真。无比量则无现量,无现量则无比量,分开二 佛教传人晚了些,但是因明学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是不可 量是世间之知见,因明宗题能立之根,在于真如实性上, 否认的,从佛教辩经教育和学位授予都无不体现着因明学 也即是内明所证之实相也。”从以上胡晓光大师的因明概 在佛教中的地位及其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作用,因明学在藏 观中所谈的因明与内明的关系中,我们不难推出,因明学 与藏传佛教的渊源是不可孤立的。不能离开藏传佛教这个 传佛教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就如胡晓光大师所说,因明学 在佛教用来诠释哲学思想的形式方法,故而它在佛教中占 上,结合藏族文化需求,改进蚱发展了印度因明,将因明 学说完全融化于藏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因明 肥沃的土壤去谈因明学,因明与藏传佛教就像种子与土壤 合一体,你中有我,我巾有你,因明学是证明佛教正理性 的方法,佛教是因明学所要证明的对象。还有宗喀巴大师 有一定的地位,藏传因明在全面继承法称因明思想的基础 的关系,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继承,谁也离不开谁,融 理论体系。千百年来,藏族先辈孜孜不息,探求因明,论 的一位弟子叫格敦朱巴他的最著名的因明学著作是《释量 师辈出,论著无数,并世代丰H传,直至今天。正因为藏传 论庄严论》这部书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的就是 佛教里因明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自藏传佛教传人因明也就 困明学是佛家必读之书,必修的一门学问。菩萨求法,当 被各位大师的极力支持下传了进来,并且也起了很大的作 于何求?当于五明处求”这句话也充分体现了佛家不是一 用,所以各位大师也因看到了因明对佛教的作用,不辞辛 味的求法而轻视其他学科,而是为了更好的学法,懂法, 劳的著书立说,大量的翻译,因明达到r鼎盛时期,也正 悟法,重视与之有关的学科,特别是因明学在佛教中起到 因是它的作用被当时肯定了的。 的“无常”无常是佛教思想中一个深不可测的术语,而如 果你不懂佛学的这些术语而学习因明那是非常闲难的,因 样的其不成了望天书,根本达不到你学因明的目的,所以 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对因明的重视程度是不以言表 无我用的,它是因明的增上慧学所摄,它思辩部分其实是 为了证明佛理的正确而已。再说了,我们心中的与佛相违 巴大师在建寺初期规定其寺庙所学的内容时,根据五部大 藏传因明,术语繁多,不少词语噪自佛学如最常出现 的。格敦朱巴还说: “因明与内明是一致的,因明是证二 为你无法理解其中所讲的意思,只是把它念一遍而已,这 的执着心是长期存在的,所以冈明是佛教的必修课。宗喀 学习因明学前弄1董佛教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因明中辩 论的相互关系和内容深浅不同等特点,制定先学摄类学, 的都是关于佛教思想的论证,所以佛教界学习因明的真正 认为摄类学或释量论是开启一切佛学知识之门的钥匙,这 目的也应在此。 位声名远扬的佛教大师也肯定了因明学是开启佛教大门的 从这些资料我们不难发现网明学是古代印度的大师 金钥匙。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