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看拼音,写词语。
________遇到zhàng ài________物会mǐn ruì________地(1)夜间飞行的biān fúduǒ bì________。
chǔn________的行为,人类有可能huǐ miè________自己。 (2)破坏大自然是yú
n________的山间向上pān dēng________,shāo wēi________不留(3)救生员沿着wān yá
意就有坠入深谷xī shēng________的危险。 2.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鱼________而________ 草________皆________ 走________串________ 争先________ ________
四面________ ________ 气喘________ ________ 响________云________ ________七竖________
①以上词语中,画横线的词语是描写战争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我还能写两个:________ ②含有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__ ,________。我能仿写一个类似的词语如:________. 3.温故知新。
(1)“言必信,行必果”是与诚信有关的名句,我还积累了表示诚信的名言:________ 。 (2)看到落日映照的黄沙漠的景象,会使你想起王维的诗句: ________ ,________ 。 (3)古诗《望洞庭》运用了比喻,描绘了山色翠绿,湖水别致相互映衬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4)早上,朝霞满天,爷爷对我说:“ ________,________ 。记得带伞。”关于农业气象方面的农谚我知道很多:________ , ________。 4.句子变变变。
(1)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改为陈述句)
(2)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5.拓展。
①同战争分手,与和平结缘。
②远离战争,让和平的阳光洒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这两则广告语的主题都是________。请你写一则关于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公益广告语。 二、阅读与感悟(33分) 6.古诗阅读 材料一: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材料二: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群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这两首词以一个“________“字为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真可谓是词短情长。第一首是总写对________的回忆;第二首则是对________的忆念、向往.都表达了作者________。
(2)材料二中,描写的是江南________季的美景,可以从“________”中看出。 (3)这两首词都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用垃圾来开车
法国北部的里尔都市图拥有85个市镇和110万人口,由于人口数量庞大,这里每年要产生70万吨生活拉圾。
日积月累之下,里尔市郊的垃圾开始①.一开始,政府规划出了一大片土地,作为露天垃圾厂,但是,几年后,这些土地便无法容纳垃圾了。于是,人们又开始使用填埋的方法,结果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垃圾在地下腐烂后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垃圾问题,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里尔市公共交通发达,整个都布图有1000多辆公交车,是世界上公交车最密集的城市。随着近两年油价的上涨,公交车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公交公司面临着入不敷出的巨大困境,每年,政府要补贴几百万欧元给这些公交车。
当时,在这应城布里流传着一句话,假如垃圾也能开车,里尔市就会变成天堂了。垃圾与公交车,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但是,偏偏有人通过这句话把两者联想到了一起。 里尔市一家能源研究所认为,垃圾是可以用来开车的。他们的方案是将有机垃圾放入沼气池内发酵分解,产生高浓度沼气,然后,利用沼气作动力燃气,驱动全市的1000辆公交车运行。里尔市政府对这一方案很感兴趣,并开始投资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动。从前令人头
痛的有机垃圾全部被运到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气经过提纯过滤后,形成高浓度无异味的甲烷。这些甲烷,完全可以取代汽油,成为公交车的新型燃料,而垃圾分解后产生的残渣提过加热提炼、粉碎成熟,则变成可以用作农田肥料的堆肥。由于这种肥料纯度高,很受里尔农民的欢迎,附近的农民经常开着车来购买,一些肥料还运销到法国其他地区,常常②。如今,里尔市每辆公交车的车身上,都写着醒目的大字:我们用垃圾开车。
把垃圾和公交车联想到一起,堪称③,既消化了垃圾,又节省了每年几百万欧元的燃油费,最可贵的是,他们还为农民提供了大量优质肥料。
想象④,一种大胆的想象,一个巧妙的思维,可以让腐朽化为神奇,可以让垃圾开动汽车。
“堪”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再(1)
查音节________ ,“堪”字的解释有:①可以,能:②忍受,能支持。“堪称一举三得”中的“堪”是第________种解释:“疲惫不堪”是第________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把下列四字词语填入文中①②③④处。 供不应求 一举两得 永无止境 堆积如山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 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针对用垃圾来开车这一方案。里尔市政府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请简单地说一说。 (5)垃圾分类,让世界更美。请你写一句垃圾分类的宣传语。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为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难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接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把一担,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彤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全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
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请给这篇文章加个题目,写在题的“________“上。
(2)第二自然段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由蓝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美丽面面。这些景物是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的。 (3)结合短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美妙绝伦:________ 悄然无声:________
(4)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
(5)在作者的眼中,夕阳像“快乐的孩童”,你认为夕阳还像什么?请根据你的观察和想象,仿写几句话。 9.题目: 真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真棒,奶奶真辛苦,春天的景色真迷人,校园真美丽,布娃娃真可爱,这件事真感人,这次活动真有意思……”然后根据补充好的题目写一篇作文。做到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350字。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答案】 (1)蝙蝠;障碍;敏锐;躲避 (2)愚蠢;毁灭
(3)婉蜒;攀登;稍微;牺牲 【考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蝠、碍、敏、避 、蠢、毁、婉、蜒、登、微、牺”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1)蝙蝠、障碍、敏锐、躲避 (2)愚蠢、毁灭 (3)婉蜒、攀登、稍微、牺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 贯;出;木;兵;街;巷;恐;后;楚;歌;吁;吁;彻;霄;横;八;釜底抽薪、枪林弹雨;争先恐后;横七竖八;七上八下 【考点】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及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贯、出、木、兵、街、巷、恐、后、楚、歌、吁、吁、彻、霄、横、八、釜底抽薪、枪林弹雨、争先恐后、横七竖八、七上八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3.【答案】 (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谚语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4.【答案】 (1)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2)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考点】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故答案为:(1)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2)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点评】(1)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答案】 战争。示例:和平是幸福生活的保障这是我们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考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广告,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广告的特点,即独特性、形象性、创造性的特点。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故答案为:战争。示例:和平是幸福生活的保障这是我们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广告的能力。 二、阅读与感悟(33分)
6.【答案】 (1)忆;江南;杭州;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2)秋;山寺月中寻桂子 (3)略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词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 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应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3)解答此题首先写出自己喜欢的诗文,然后说说出喜欢的理由:可从的内容、人物形象、表象手法等方面来写。
故答案为:(1)忆、江南、杭州、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2)秋、山寺月中寻桂子 (3)略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7.【答案】 (1)土;9;K;kan;①;② (2)堆积如山;供不应求;一举两得;永无止境
(3)列数字;更加准确直观地说明了里尔市垃圾产生的原因和数量。
(4)有机垃圾被运到沼气池里,经过发酵产生沼气,沼气被提纯为甲烷,成为了公交车的新型燃料。
(5)环境关系你我他,垃圾分类靠大家。 【考点】说明文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广告,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广告的特点,即独特性、形象性、创造性的特点。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故答案为:(1)土、9、K、kan、①、②;(2)堆积如山、供不应求、一举两得、永无止境;(3)列数字、更加准确直观地说明了里尔市垃圾产生的原因和数量。(4)有机垃圾被运到沼气池里,经过发酵产生沼气,沼气被提纯为甲烷,成为了公交车的新型燃料。(5)环
境关系你我他,垃圾分类靠大家。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广告的能力。 8.【答案】 (1)三亚的落日
(2)海水;白鸥;椰子树;细沙;远;近
(3)美妙绝伦:形家风景美丽,无与伦比。;悄然无声: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4)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5)略 【考点】散文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短文的开头。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三亚的落日 (2)海水、白鸥、椰子树、细沙、远、近 (3)美妙绝伦:形家风景美丽,无与伦比。悄然无声: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4)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5)略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9.【答案】 略 【考点】叙事
【解析】【分析】 真 此次作文是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 这件事真感人 等。
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