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对道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它材料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平整、耐久、耐磨、不透水、不扬尘等,因此,在我国公路等设施的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 施工准备阶段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操作之前,必须对进场的原材料如沥青、矿粉以及砂石材料等进行详细的试验检测,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①沥青是进行路面施工过程的主要原材料,在施工之前,必须把好沥青的质量关。根据相关规定要在生产厂家直接订购沥青,要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密度、延杜、蜡含量等进行详细的检测。同时,还要用专用的贮备罐来贮备沥青,保证贮备罐防水、安全、无浪费、保温、使用方便。②在沥青等原材料的拌和过程中,必须添加矿粉,矿粉主要是由岩浆岩或者石灰岩中的一些具有憎水性的石料磨细后得来的。③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成为其骨料。由于这些碎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级配分配并不均匀,因此,在准备阶段必须及时的抽检并筛分这些碎石,按照使用规格进行调整。另外,在施工前各种矿料的贮备量应控制在总用量的90%左右,这样就能保证施工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不会因过多的贮备量增加施工成本的投入。
2 具体施工阶段 2.1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首先,在施工阶段必须由沥青拌和厂借助拌和机械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制,拌制的机械有两种:一种是间歇式拌和机,一种是连续式拌和机。如果沥青混合料的来源不固定或者质量不稳定,则应使用间歇式拌和机。其次,要严格控制拌和的时间及温度。当沥青能够均匀的裹覆其他矿料时才能停止混合料的拌和,采用不同的拌和设施,拌和时间也会有所区别。同时,在对混合料进行拌和时,要将沥青的温度控制在155℃~165℃之间,加入的矿料温度应保持在165℃~195℃之间,混合料在出厂时的温度应控制在165℃~180℃之间,这样才能保证混合料具有稳定性。最后,在生产沥青混合料的各个环节中,质检人员都应认真的对其进行直观检查、温度测试或者质量测试,通过各种途径检测混合料是否满足要求,当发现不合格现象如混合料中出现结团成块的现象时,要及时的指出并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调整,坚决不能采用不合格的沥青混凝土,保证施工原料的安全性。 2.2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2.2.1 摊铺机的参数设置。摊铺机的参数主要包括运行参数和结构参数。运行参数指的是摊铺时的速度,一般来说,上层的摊铺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2~5米,下层的摊铺速度应控制为每分钟8米左右。摊铺速度对路面的平整度及密实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结构参数主要包括摊铺的厚度,熨平板的拱度、宽度及初始工作时
的仰角。
2.2.2 沥青混合料摊铺时的基本要求:在摊铺前先对熨平板进行检查,看其高度与宽度是否合适,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调整自动找平装置。尽量采用全路幅摊铺,在采用分路福作业时要在摊铺后路面的纵向留下20厘米暂时不碾压,其中10厘米作为高程基准面,另外10厘米摊铺层重叠,保证最后阶段的接茬紧密。 2.2.3 摊铺的具体流程:①保证摊铺机能够正常运行②对熨平板进行加热③运输车就位,进行卸料④采用漏选输送器进行送料⑤压实。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前,要认真检测熨平板并对其进行加热操作,同时还要调整自动找平装置。加热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一般设置为70℃左右,不宜过高或过低。在摊铺过程中应保持摊铺机的匀速作业,还要及时的清理履带上粘附的石子,以免影响到路面的平整度。
2.3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在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一般采用具有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而且汽车的数量要充足,能够满足摊铺机不间断的工作,还要合理配置运距及车速等。在装料之前,要保证汽车翻斗内部的清洁,同时为了防止混合料发生沾粘现象,要在翻斗内部喷涂一层水和油组成的混合物。在将混合料装上车的过程中,运输车要不停的前后移动,避免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当把混合料装上运输车之后,要加盖一些篷布,对混合料起到良好的保温、防污染及防雨的功效。在卸料时,还要严格把握摊铺机与运输车之间的距离,一般控制在10
厘米到30厘米之内,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碰撞。 2.4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碾压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控制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对路面进行碾压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抗疲劳性以及混合料的强度。因此,要严格的规范碾压过程:
2.4.1 要尽快的完成沥青混合料的初压阶段,并严格控制初压温度,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快速的完成操作。
2.4.2 为了防止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横缝,要先在横向上进行碾压,然后再纵向碾压,通过反复碾压增加混合料的密实度,同时在碾压过程中还要控制压路机起停的速度以及压路器具的重量,减少这些因素对混合料密实度的影响。
2.4.3 对于混合料碾压过程中出现的推移现象,相关单位必须及时的将发生问题的原因找出,并进行矿料级配实验或马歇尔实验。 3 接缝处理
对横向和纵向上的两种接缝在拼缝过程中要保证接缝的垂直,严格杜绝出现斜接缝。
纵缝的上下层之间应保持15厘米以上的错位,而且当把混合料涂在纵缝上时,要立即用摊铺机后面的经历钢轮压路机对混合料进行碾压,在运用静力作用碾压的过程中,要保持碾压工作的持续进行,直到将接缝拼接的密实平顺为止。
相邻的横缝层次或行程间应保持1米以上的错位。在施工过程中,
横缝的碾压有两种方式:①dd130正90°角横缝静压,在第一遍的碾压过程中,前轮压过接缝的30厘米到50厘米左右时,停车折返,进行第二遍的碾压,使前后轮都压过接缝,这种碾压方式主要用于上层铺层比较薄弱时混合料的碾压。②dd110斜45°静压,在第一遍碾压的过程中,前轮压过接缝,然后进行第二遍的碾压,使前后轮都压过接缝,这种碾压方式主要用于中下层铺层比较厚实时混合料的碾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必须抓住各个施工要点,充分考虑影响施工的因素,做好施工准备,对原材料进行详细的质量检测与养护,为保证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重点把握施工过程,对混合料的拌和、摊铺、运输及碾压过程中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最后,要对横缝和纵缝的拼缝环节多加注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操作。总之,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保证施工活动的正常运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优势,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卢小敏.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2]史中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6).
[3]赵金海.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
[4]孙国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压实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
[5]吴加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