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发展导向2010年08月 质检・研究 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分析 黄宁 摘要:加强材料检验工作、确保工程使用材料的质量,是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保证。本文对日常的建筑材料检测 和试验的几个环节中检测人员常容易忽视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加荷速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 速发展,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也相应地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发展,对 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日常的建筑材料 检测和试验的几个环节中,检测人员常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 容易造成检测和试验结果的不正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密切关注环境温度与湿度 温度和湿度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应引起我们的 高度关注。例如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 性能对环境温度就较为敏感,一般要求做拉伸试验时室温须控 制在23℃±2℃。笔者曾用取自同一母体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 卷材(SBS)样品制作成9组试件用作抗拉力(纵向)试验。先将9 组试件平均分作3个大组,之后再按5℃为一个温差等级分别作 拉力试验。其中1个大组试件在23℃标准要求的环境下试验,另 2个大组试件分别在28℃和18℃的环境下作拉力试验。试验过 后分别计算出每一大组中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结果发 现在28℃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比23℃标准 温度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低2.85%,而在 18 ̄C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则比23℃标准温度 环境下试验的3组试件抗拉强度平均值高出3.55%。该试验在 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环境温度与湿度对材料试验的影响 因而 要求试验时必须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保障检测、 试验数据的正确可靠性。 2检测试验项目确定 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 目要遵照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并根 据实际需要正确确定检测试验所需项目。例如对主要材料水泥 的检测,要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和的水泥细度,混 凝土用粗骨料应按常规确定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 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项检验项目。如若用于大于等于C35标号 的混凝土,则须做压碎指标,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 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 3严格按标准取样试样 建筑工程所用材料多为成批大量使用,其质量检验和判定 属系统推断,亦即根据抽检样本的数据去判断总体质量的分布 状况。所谓样本即是检验中的试样(件),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方法 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其各种属性都是总体特性的反映。所谓总 体,指研究对象全体元素的集合,即检验批,其通常由同型号、同 等级、同种类(尺寸、特性、成分等)且生产条件和生产时间基本 相同的产品组成。如果样本没有真实性、代表性,那么其检验数 据和判定结论就不能或不全反映总体材料的实际质量水平。保 证试样的代表性,也就是保证取样和制样工作的质量。取样和制 样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首先,负责试样采集和制备的质量检测人 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取样和制样的每一 个环节都会对试样的代表性产生影响,检测人员应以“科学公 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格遵守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和程 序,随机抽取试样。其次,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取样方法。不同的材 料有不同的取样要求,取样前设计好方案,然后按既定方案进行 取样。从取样方法上讲,取样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取样 点的布置和数量,取样点的布置也应建立在随机的基础之上。 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 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例 如,对袋装水泥的检测要求须从该批不少于20袋水泥中任取等 量样品,总量不少于120kg。如一次性提取半袋或整袋水泥作为 样品,经检测水泥的某些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经现场按标准要 求取样后复试,试验结果却完全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4正确处理检测试验数据 由于各种原因,在同一组试件的测定中,有时试验结果的离 散性较大。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臬 有取舍的要求。例如在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中,当3个强度值 中出现超出平均值±l0%的数据应予以剔除,计算其余数据的平 均值。此外,混凝土和砂浆的抗压试件强度平均值的计算等,也 都有各自的数据取舍方法。计算结果的修约按GB/T8107—87微 值修约规则》进行,其尾数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 规定保留有效位数。例如按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 试验方法》的规定,钢材(包括钢筋)性能的测定结果应按相关产 品标准的,强度值要求进行修约。对没有具体要求的强度值≤ 00N/mm2时,修约间隔为IN/ram2,强度值为200~1000N/mm2时, 修约间隔为5N/armz,强度值>1000iN/arm2时,修约间隔为10N/ 环保与节能 建材发展导向2010年O8月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介绍和分析 郭青 摘要: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地在社会建设中体现出来。城市污水污泥的排放,严重影响了建设环保、生态社会的 进程,对其的处理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和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介绍;分析;问题的思考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废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 也呈几何速度递增,由于废水处理率低,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直 接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近20年来,在不断引进国外新的工 代开创的并用于工程实践。AB法系在传统两级活性污泥法和高 负荷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开发的,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该法把活性污泥分为两段串联,各段以不同的生物菌形成 各自的优势,处理工艺分为高、低负荷两段,高负荷段(A段)停 留时间约30 40rain,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 全氧化反应,污泥龄较短,BOD去除率达50%以上。B段与常规 活性污泥法相似,可在很低的负荷下运行,污泥龄较长。 AB法A段对水质、水量、pH值、有毒物质的冲击负荷有较 强的缓冲能力;B段起到出水把关作用,处理稳定性较好;对于 艺技术的基础上,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就工艺技术而言,与国 际上的差距已经缩小。目前在水污染治理技术上,已能提供下列 技术的工艺参数:传统活性污泥法技术包括延时法、吸附再生法 等各种新型活性污泥工艺和SBR、AB法、UNITANK和氧化沟技 术等;AO法和A20技术;多种类型的稳定塘技术等等。这些工艺 在原则上可以满足大多数城市污水治理的要求,现就这几年在 我国较为常用的工艺进行介绍和分析。 高浓度的污水处理,AB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并有较高的节能 效益、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和投资及运转费用低等优势,尤其在 采用污泥消化和沼气利用工艺时,优势最为明显。 但是,AB法污泥产量较大,其中A段污泥有机物含量极高, 需加强污泥后续稳定化处理,这势必将增加投资和费用。另外, 1常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介绍和分析 1.1 AB法 AB法是一种生物吸附——生物降解(Adsorption Biodegra- dmion)工艺的简称,由德国亚琛工业大学Bohnke教授于70年 当对脱氮除磷要求很高时,如果A段去除了较多的BOD,将造 成B段曝气池的进水含碳有机物含量比较低,难以有效脱氮。对 于污水浓度较低的情况,B段运行较为困难,也难以发挥优势。 mm2。另外,还应遵循计算过程中不得修约的规定。例如砂的表 需要每年可进行l 2次,以提高本单位的试验质量。 观密度试验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规定需做两次试验,但每次计算的表观密度值不应进行修约,只 需将两次结果的平均值的尾数修约为0即可,否则会加大误差 的传递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度。 6加荷速度的影响 在常温试验条件下如果材料作力学性能测试时加荷度较 快,试件的变形滞后于加在其上的荷载,测出的强度值就会高于 5区别对待数据误差 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的试验方法,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 材料的固有强度。如测钢筋的屈服点时加荷速度较快,屈服点值 会有所提高。水泥、混凝土、砖等试件的抗折、抗压及加荷速度的 快慢对测定结果都有影响。因此加荷速度应严格按照材料标准 和操作规程操作试验机。加荷要连续、均匀,当试件开始迅速变 度的差异以及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都会使检测、试验结果产生误差 对于数据误差要区别对待: 同一组试件之间的误差,若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允许的,但若超 出了允许范围则应重新试验。将同一个样品分成2个或3个试 样,用相同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分别进行试验所得结果之间的误 差,称为平行试验误差。同一材料、同一样品在不同试验设备所 获得的试验结果的误差,称为再现性误差或对比试验误差。其试 验一般是将水泥、钢材等较匀质材料的样品等分为两份,一份交 当地质检机构,另一份留本单位,分析比较两个测试单位的试验 形接近破坏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测出试件最大的荷载 值。 7结束语 总之,建筑材料的检测是确保工程使用材料质量,确保工程 质量的重要举措。检测人员应严格遵照规程操作,注意检测试验 的每个细节,努力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 (作者单位:广西先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结果,若相对误差较大,应找出原因并予以改进。这种实验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