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教案-第7单元-四边形

来源:独旅网


四边形。(教材第79~82页)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找一找、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情景图和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认识四边形。

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件、方格纸、直尺。

师:图形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漂亮的图案都是由图形组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图形的世界。

1.教学例1。

师: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在小组里说一说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

学生观察这些四边形,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四边形的特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认为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 生:四边形都有4条直的边。 生:四边形都有4个角。

师:你能在方格纸上自己画出一个四边形吗?

学生尝试画四边形;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画图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2.教学例2。

师:仔细观察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有什么特点。跟小组同学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例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发现跟大家说一说吧! 生1: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生2: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 生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观察、操作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师:你学会了什么?

(知道了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A类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 (2)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是长方形。 (3)四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4)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 )

( )

( )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力要求: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B类

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考查知识点:长方形的特征;能力要求:认识长方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2)√ (3)✕ (4)√ B类

9个长方形 教材习题

教材第79页“做一做”

1.课桌的表面、手帕、黑板等。

2.

教材第80页“做一做” 1.

2.略

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七” 1. (1)�√ (2)✕ (3)✕

2. 长方形:① ④ ⑦ 正方形:② ⑥ 平行四边形:⑤ 3. 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

4. 6厘米 4厘米 5厘米 5厘米 5厘米 5. 略

6.

7. (1)6 (2)6 2 (3)2 8. 略

1.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简单平面图形的直接经验。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观察数学课本、图片是什么形状的,使学生初步感知概念,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

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2. 在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后,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先开展自主学习,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了解、体会这两种图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的过程,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汇报时,各学习小组争先恐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主动建构这两种图形的特征做好了铺垫。

教学内容

如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测量方法。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含义。

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学具

课件、皮尺、树叶、各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 探究新知 三 课堂作业新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