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谈话活动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活动, 本文基于幼儿园谈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选择谈话主题、 谈话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及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幼儿园谈话活动开展提供有益参考。【关键词】幼儿园,谈话活动,建议;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谈话活
动对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日益被广大幼儿园教师所认可。 在一日活动中, 经常会组织谈话活动,但在组织过程中,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如,活动无目标,无计
划,更多是随机的, 缺乏系统性和联系性。 有时教师选择的谈话主题是幼儿不感兴趣的,不能引起幼儿的共鸣, 往往只有几个孩子是积极参与讨论, 更多的孩子是“听众”,甚至会出现冷场现象。谈话过程中,缺乏倾听意识与习惯,经常离题。谈话内容平淡苍白,语言不规范,无主题无重点。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思考,在尊重孩子、追随孩子、提倡让孩子在自主性
谈话中获得发展的同时, 我们如何来实现既让每一个孩子想说、 喜欢说,又说得
好、说得规范?
因此多年来,本人将“谈话活动有效开展”作为主要关注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经过梳理,归纳,总结如下:
一、生活中寻找主题——想说就说
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正在于: 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 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 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发展它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它们,鼓励其大胆表达和表现。陶
行知先生提出的 “六大解放” 实际上就是要给儿童以极大的自由, 把焦虑心理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幼儿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其创设一个毫无学习焦虑情绪的谈话氛围,让他们想说就说。
(一)一日生活中有话题
由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处于一种放松、 自然的状态,教师可以以一日生活各
个 主 , 幼儿 自己感 趣的中心 , 自由地表达个人 解。 如入园 幼儿从怎么做才是文明有礼的好孩子去 ;如 餐 幼儿从食物的色、
香、味、 养等各个角度去 ;区域活 , 幼儿从 、玩法、活 情况和作品展示等方面展开交 ;离园前可以 一天的收 和 步等等⋯⋯
(二) 日活 中有
代人非常重 日,春 、端午、中秋、万圣、圣 、元旦等,不管是中国的, 是外国的,都会 上一 ,孩子 耳濡目染,也都会有所了解。因此,
把 日做 的主 是能引起幼儿的 趣和共 的。 如端午 的 , 可以从端午 的 、 端午 的 俗 、 我的端午 等开展系列 活 , 既丰富了幼儿的知 , 也增 了幼儿的参与意 。 又比如圣 主 活 , 也可以 圣 的由来, 你要把平安果送 ? 什么?你想收到什么 圣 礼物?你想怎 一个有意思的圣 ? 幼儿学会与人交往, 做个有思想有 意的人。每一次 日 都可以分成二到三次, 日前一天的 了解, 日当天的 情参与, 日 后的回 升 。 孩子在 中把 日深深印在 海里。
(三)自然 境中有
如在自然 境中 行 物 人化 , 柜子的秘密、 小椅子的悄悄 、 小花的眼泪等等。 借助于 境 中的内容, 尽量多地 幼儿 。 无 孩子原有 怎 ,无 他 用什么 的表达方式 , 都可以在 个范 里根据个人的感受 表 解, 主 自己想 的 , 自己独特的 。
(四)社会生活中有主 。
孩子 眼中的世界是七彩的, 多元的,他 渴望 了解整个世界, 因此教 可以把社会生活的大主 、 、 所、活 做 的主 。如奥运会中的
比 目和金牌榜;世界杯足球 的 和 情; 你去 的城市是什么 的;父母的 知多少;看 3D 影的感受;做 机和做火 的不同之 ;你最 看的 目;我知道的广告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孩子 也可以 所欲言,鼓励幼儿多听多看多 ,增 , 立自信。
教 在鼓励幼儿 极交 也不要求他 一定得使用准确无 的句子, 完整
连贯的语段,致使孩子感受这种交谈气氛很宽松自由, 也就能够无拘无束地谈论开来。由于幼儿好奇心强, 想象大胆,因而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气的畅所欲言中,创造性若隐若现, 当他们的一些想法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时, 当他们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 特别是当幼儿中出现与老师看法不一致时, 教师给予及时肯定,并敏感地捕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 ,加以科学的引导,使孩子知道教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 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轻松愉快感, 这些积极情感反过来又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进一步激发他们想谈、 愿谈、敢谈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性,萌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集体教学中精心设计——学说会说
想谈、愿谈只是一种意识, 如何使意识转变为行动, 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谈话活动,还必须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有目的引导,才能实现双向或多向交流。
(一)适宜情境,引出话题。
可以用实物或直观教具创设谈话情境, 如“有营养的早餐” 活动中出示包子、鸡蛋、粥等食物;也可以用游戏或表演的形式创设谈话情境, 如在“我的好朋友”流动中通过游戏《找朋友》来引入。在《指五官》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引到“保护
五官”的话题中,教师一段精彩的广告表演也能恰如其分的引起幼儿对广告的兴趣。
(二)多种教法,鼓励创造。
在谈话活动中, 要让幼儿充分地自由讲述内心的真实感受, 放手让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注意交谈中的个别差异, 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谈话, 真正形成双向或多向交流。在谈话活动中,老师还要教会幼儿“创造”之法,使幼儿会创造性地谈。
1 、拼凑组合谈话法
新鲜的话题偶尔断档后, 孩子就觉得无话可谈, 然而借助于孩子较为丰富的词汇,进行无主题的词汇拼凑谈话法却是孩子们极为感兴趣的, “大公鸡、 熊猫、小狐狸” 之间的故事作为成人尚可想象,然而“可爱、狡猾、雄壮”这些毫无关联的形容词也能让孩子们谈得津津乐道, 在一拼一凑中孩子们谈出了自己的思
想, 出了自己意愿,更 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 明才智和 造潜能。
2 、想象 法
在 活 中,有一种比学 言、 知 更重要的 西, 那就是人的想像力,它是知 化的源泉,是 明的翅膀,是成功的 。儿童期是想像力最活 、
最丰富的 段, 幼儿的想像力越丰富, 主 的理解就越有 。 就
得越新异,与众不同。因此,正确引 他 在想象基 上大胆 新的构思。如在
《奇特的房子》 ,孩子在 房子的种 、用途有一定了解后就开始了富有想
象色彩的 ,有的 : “我要 一 会 的房子,只要一按遥控 ,它就会
我 到任何我想去的地方。 ”有的 :“我要 一 会 大奕小的房子, 平
放在我的口袋里,当我想休息 ,就拿出来,吹一口气就能 大了。 ”
3 、情境 法
幼儿在遇到突 事件 , 常常因不知所措而大哭或不 。 而通 情境 法 幼儿学会面 多思考解决方法的好 。 在 《有陌生人要 你走》 ,孩子 有的 不跟他走, 有的 赶 找老 保 自己, 有的 爸爸 打 , 有的 警,打 110 吧⋯⋯
4 、多角度 法
,需通 思 行, 儿童期是思 模式 于逐 形成和 展的 段,通 各种途径和方法来加 幼儿 新思 , 引 幼儿从 一思 向多向思 拓展,从定式思 向开放性、独 性思 ,充分培养幼儿的 造能力,掌握
全方位、多角度考 的学 方法。 教 幼儿 一定的 情境, 鼓励幼儿用 造来学会 造,用 造性来激活 造性。例:在 《小河 了》 ,
孩子 有的从自己出 , 自己不往河里乱扔垃圾, 有的 工厂的工人叔叔不要把 水排在小河里, 有的 拿个大网来把河里的 西 上来, 更有的 科学家造个机器人来保 小河⋯⋯在多向思 中 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 出独特的 造性。
5 、假 法
幼儿的思 因缺乏生活 , 所以局限性 小, 自由想象成分 多, 教 就
可以依据 一思 特点, 向幼儿提供出种种假想情境, 幼儿去思考 什么会 的? 怎么 等 。 如告 孩子 , 小田鼠 的 生病了 一 状,大家猜 她 什么生病了, 生病了又 怎么 ?有的孩子 是小田鼠不听 把 气病了;有的 是她出去 西突然下雨了, 她没 被雨淋病了; 有的 得赶快送医院打 , 有的 河 大夫来看一下就没事了⋯⋯如此 , 不但使孩子的思 得 极、主 ,而且解决 的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如此 灵活多 的 造之法, 有很多,运用 关 在于教 努力地把幼儿的思路从狭窄封 体系中解放出来, 使幼儿敢于独立思考, 提出新的假 和构想, 行 新立异的 。
三、角色中正确定位——引 支持。
(一)智慧 ,多元
陶行知先生曾写 一首 : “ 明千千万,起点是一 。智者 得巧,愚者 得笨,人力 天工, 只在每一 。”教 在 活 中的角色就是 者。事 上,能提出 就其意 来 , 确 不 于解决 , 因 幼儿的 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 参与学 、 掌握学 的状况和水平, 同 幼儿的主体性也得到了 展和弘 。因此,教 提出的 必 是高 量的,开放式的,能引 幼儿思考和 的好 。教学中我 倡 “不耻多 ” ,明确“能提出 是主 学 的表 ,能提出引起争 的 就是好” 。
当然也可以 幼儿做 者,比如在 活 《蛋糕》中,教 建 幼儿去参 蛋糕展 会后就 孩子 自由地向老 提 ,有的 : “ 么多蛋糕, 子不一 ,味道是不是也不一 ?”有的 : “ 些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 “ 有更奇怪的蛋糕 ?” ⋯⋯孩子在 找自己提 的答案中主 地 行了学 ,取了 。回答可以是多元的, 允 幼儿做出多 的回答, 尊重幼儿的不同 解,并展开多角度,多 次的 ,使幼儿的学 主 性得到充分 。
(二) 性示范, 接指
在 活 中, 我 直接示范 接指 的方式出 , 表 在教 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 , 用平行 的方式 幼儿做 形示范, 如在 《我 吃的水
果》时,教师通过谈论自己的经验,如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喜欢的原因等。这时,
教师并不明确地要求幼儿观察教师的示范, 而是通过主导活动的方向和进程, 向幼儿暗示谈话时组织交流内容的方法,鼓励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三)面向全体,个别指导
根据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纲要精神,我们在组织谈话活动时,根据
幼儿语言发展水平、 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采用了分层指导的教学方法。 在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时, 开展以小组为主体的谈话活动, 通过教师与幼儿、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个别指导。 不善谈的孩子直接在教师帮助下学习, 一般的孩子则对着谈论话题的自言自语地说或冷不丁地去插入同伴的谈话, 能说会道的孩子凭借自己的经验及新的谈话思路进行表演性的轮流交谈, 部分乐于倾听的孩子就在倾听中学习谈话的秘诀, 如此一来,即使得每个幼儿都学有所得, 又减少了幼儿个人的羞怯感,增加了谈话者之间的社会性联系,可谓一举多得。
(四)提供机会,说得漂亮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往的需要, 孩子最喜欢通过语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我们就为幼儿创设各种表达想法和交流信息的机会,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 比如开辟我是小记者栏目, 利用每天晨间谈话的时间,请孩子们自由地谈论一些本地区、 本省市乃至整个国家的热点新闻, 内容包罗万象,信息量大,思路开阔,使幼儿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与创造力,尽情地表
现自己的才能,这些反映幼儿近日生活中共同关注点的栏目成了孩子们每天的渴望。为了能充分表现自我,获得同伴的赞同、喝彩,孩子们不断在内容、方法、形式上创新,将自我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耐心倾听,随机调控
在谈话活动中, 尊重孩子,注重孩子自主发展并不是放任自流, 教师应能随机调控,促进孩子语言逻辑性、切题性的发展。
1.把握价值,在探讨中分析引导。
2.适时等待,在生生互动中解决。
3.善意商量,在交流中取得共识。
相信在这样一个宽松、 自由、民主的谈话氛围中, 在教师有效的策略引导下,
孩子会在不断的积累中想说就说, 越说越好,从而通过谈话活动真正促进幼儿语
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