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地考察
包括现有地形地貌、现场垃圾状况,水电等材料来源、水质状况、土壤取祥,用工来源及施工环境等。
(二)施工前的准备 1、技术资料的准备
(1)土壤化验:包括PH值、氮、磷、钾及矿物质含量、土壤空隙度、保水保肥性能、渗水速度等内容。
(2)水质化验:PH值、硬度、含盐量等。
(3)当地气候资料收集最近1年内气候变化情况预测。包括气温、温度、降水、无霜等。
(4)所需各种苗木和草坪的种植技术参数和当地引种、驯化情况。 (5)所需各种工程材料和实验数据和季节使用参数。
2、对原始施工方案和计划进度进一步细化,并分析其可行性,不合处理及时调整,为下一步落实做好准备。
3、落实项目经理组人员组成,并对工程管理、技术人员进行针对性施工考核。
(1)落实机构组成,全部人员如期到位。 (2)确立各项管理措施,进行制度考核。 (3)通过分析,预测施或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
4、施工机械设备的准、调试、维修 包括工程指挥车、运输车、洒水设备、绿化专用设备等,切实保证施工机械到位及时、运转良好。
5、工程资金的筹备 准备好足够的施工经费,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6、绿化种植材料的获得
(1)详细考察苗木、种植土、保水剂、肥料、药剂、生根粉、改良剂绿化材料来源和供货渠道。
(2)做好苗木及其他绿化材料的质量鉴定,保证种植材料的质量,满足设计图纸及合同要求。
(3)协调好苗木起苗、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操作技术。确保种植材料的
1
准确及时到位。
(4)苗木的选择应完全符合业务要求。苗木规格不低于设计图纸规定要求,树型完好,冠形丰满,无病虫害等。
7、做好施工后勤保证工作,安排好施工人员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8、所有前期施工机械及工程材料运抵工作现场。
9、提交必要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签发开工通知后,即全面展开施工。
(三)绿化地整理及土壤改良
1、杂草、杂物的清除:为避免苗木、草坪建成后杂草生长而影响草坪纯度和景观效果,栽植前必须清除杂草,将与瓦块、石砾、垃圾全部清出场地。
2、土壤检验:测定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对不符合要求的种植土,进行清除更换。
3、整平、施基肥及耕翻:在清除了杂草、杂物及压实后,地面应进行铲高填低的平整。
(3)用经纬仪完成施工坐标控制网放设,对所有基准点打桩定点,复杂地点及建筑用地应加密控制网。
(4)分别对绿化苗木、草坪等进行放样,每次放样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核准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种植地段应修整符合监理工程师指示的线形和坡度,应肯有舒畅的外形。在种植中所有大土块、石块、硬土及其他杂物和不适于种植的材料,均应由承包人自工地移走。处理好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开,并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
(6)对交叉施工造成的放样破坏及时进行复样,保证施工精确度和进程整个放样工序按:基准点确定—控制网放样—放样—核实—使用—复线—使用的途径进行。
4、树穴开挖
(1)挖坑挖槽的质量标准
①挖坑槽的位置要准确,坑应根据根系,土球大小、土质情况而定。挖坑刨槽要直上直下桶形,不得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不然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坑径一般可比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20-30厘米。
2
②挖坑时应将表土和底土分别放置,堆放位置宜不影响苗木栽植为宜。坑径一般可按规定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40厘米。在土层干燥地区应于种植前浸穴,挖塘后应结合相关要求施入膨化鸡粪做基肥。
(2)刨槽的规格要求
①刨槽位置要准确,坑径应根据根系、土球大小及土质情况而定,刨抗、刨槽要直上直下成桶形,不得上大或上小下大,以免造成窝根或填土不实。
②坑径一般可比植物的根系或土球直径大02-0.3m
③如遇土质过粘、过硬或含有有害物质如石灰、沥青等,则应适当加大坑。 (3)刨坑的操作方法
①刨坑时要找准位置,以所定位置为中心按规定坑径划一圈圈作为刨抗的范围。
②挖坑时应将青土与底土分别放置,如土质有好坏亦应分开堆放。堆放位置以不影响苗木栽植为宜,刨坑到规定深度后在坑底堆土,以利根系疏展。
③刨坑时如发现地下管道,电缆等地下设施应停止操作,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及时解决。
④在斜波上挖坑应先做成一平台,平台应以坑径最低处为标准做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再挖坑。
⑤在运出植物前,应由园艺人员按起苗、调运等技术要求负责将植物挖出、包扎、打捆,以备运输;任何时候,植物根系应保持沓湿、防冻、防止过热、落叶树在裸根情况下运输时,必须将根部分涂粘土浆,使根的全部带有泥土,后包装在稻草袋内。所有常青树及灌木的根部,均应连同掘出的土球用草袋包装。运到工地及种植前,这些土球应结实,草包应完好。树冠应仔细捆扎以防止枝权折断。
⑥植物以单株、成捆、大包或容器内装有一株或多株植物运到工地时,均应分别系有清楚的标签,标明植物名称、尺寸、树龄或其他详细资料。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