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第10卷第8期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Vo1.10,No.8 ・1037・ ・文献研究・ 晚清至民国时期吉林省中药店老字号 调查与研究 史双文崔为 【摘要】 晚晴至民国时期是吉林省历史上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中医药事业乃至中药店老字号 的发展都面临着严峻地挑战。调查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书馆、吉林市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 书馆等4家大型图书馆的馆藏清末民国时期的史志、卫生志等近50部资料,来窥见这段历史时期中 药店发展的状况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晚清至民国时期吉林省地方志中记载的中药店老字 号有78家,其特点表现在多在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市镇,规模大、历史更悠久;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 模式,自制质量上乘的中成药;聘请名医坐诊;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 【关键词】 晚清;民国;吉林省;中药店老字号 【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Old and Famous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Shop from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Jilin Province SHI Shuang—wen,CUI Wei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Jilin 1301 17) 【Abstract】 It is the most chaos era in the history of Jilin province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in which,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old and famous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shop had faced the seriously challenge.Nearly 50 data of historical annals and health annals from the late of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re invesitgated in 4 large—scale libraries,named Jilin Provincial Library,Changchun Municipal Library,Jilin Municipal Library and Library of Changchun Universi— 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 as to det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shop in this historical era as well as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78 old and famous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shops were recorded in chorography of Jilin provin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being located in the places with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well—developed towns, large scale and long history,self—marketing as the business model,producing the high—quality patent medi— eines by themselves,inviting famous doctors to see patients and unique management style. 【Key words】Late Qing Dynasty;The Republic of China;Jilin Province;Old and Famous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Shop 吉林省地处塞外的松嫩平原,古为肃慎氏等少 中对中医药业记述不多。本文根据所能找到的文 数民族世居之地,也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汉族居 献资料、地方史志对吉林省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中药 民多属外来人口,吉林省中医药业是从中原传人 店老字号展开调查研究,并以此为代表,来窥见这 的,虽然清政府于1740年(乾隆五年)颁布了“流民 段历史时期中药店发展的状况以及当时社会经济 归还令”,对关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但仍有大批的 的发展状况。 关内移民为了生存的需要涌人吉林省。中医药业 正是伴随着这些汉族移民地不断迁人发展兴盛起 1调查资料的来源 来的。可见,正是由于地域与历史的原因,吉林省 本文的调查资料来自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图 的医事活动起步较晚,也导致了在早期的文献史志 书馆、吉林市图书馆、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4家 大型图书馆的馆藏清末民国时期的史志、卫生志等 近50部资料。 DOI:10.13935/j.cnki.sjzx.150801 查阅的主要史志资料有:《吉林省志》《长春市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262)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志・卫生志》《双阳县志》《农安县志》《榆树县志》 通迅作者:史双文,Email:876005991@qq.eolTl 《九台县志》《德惠县志》《四平市志》《吉林市志・ ・1038・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第10卷第8期World Journal of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WesternMedicine 2015,Vo1.10,No.8 卫生志》《吉林外记》《吉林市满族志》《打牲乌拉地 方乡土志》《永吉县乡土资料》《永吉县志》《蛟河县 志》《磐石县志》《延吉市志》《延吉市卫生志》《长白 朝鲜族自治县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珲春市 志》《汪清县志》《图们市志》《和龙市志》《通化市 志》《通化县志》《敦化市志》《辉南县卫生志》《台上 镇志》(集安市)《抚松县志》《辑安县志》(集安县 志)《靖宇县志》《东河乡志》(梨树县东河乡)《怀德 县志》《白城地区志》《长岭县志》《东辽县志》《镇赉 县志》《大安县志》《乾安县志》《浑江市志》《松原市 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志》《扶余县志》《梅 河口市志》《柳河县志》等50余部。查阅的其他文 献资料有《吉林中医百年》《古城商韵》《吉林老字 号》《吉林百年》等4部。 2调查结果及评述 2.1 晚清至民国时期吉林省地方志对中药店老字 号的记载情况 在上述史志中记载的中药店老字号有78家,其 中吉林市有15家:永德堂、世一堂、义和谦、世德堂、 育生远、志坚利、天益堂、大生堂、成德堂、泰和堂、 宝升堂、三义堂、德庆堂、和发号、万庆堂;长春6家: 德育生、世一堂、达仁堂、长春堂、兴顺诚、天德堂; 九台3家:三义堂膏药店、锦和庆、裕丰和;双阳3 家:裕兴合、福兴源、新华药店;德惠3家:张家湾源 和盛、普育成、德泰增;农安15家:兴源德、天德堂、 兴源德、德泰增、同升恒、福德堂、世合堂、同义堂、 瑞兴隆、泰和堂、同泰兴、天育堂、宝生堂、泰一堂、 中和堂;榆树1家:世昌永;永吉4家:人和堂、德仁 堂、大兴号、人兴隆;浑春2家:全泰恒、和泰兴;图门 2家:永泰长、寿星药店;靖字2家:积盛德、东聚源; 通化2家:三春茂、永成堂;梅河口2家:广聚德、永 顺长;四平5家:万育和、广生堂、东广堂、合发义、东 英德庆会;浑江12家:永成祥、积盛公、永成兴、天意 公、延生堂、同庆丰、永盛泰、老天祥、广益堂、德和 运、王家药铺、雷家药铺;白城1家:世一堂。 2.2晚清至民国时期吉林省中药店老字号呈现的 特点 2.2.1 多在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市镇,规模大、历 史更悠久吉林市是吉林省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 也是日伪统治前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据《吉 林市志・卫生志》记载,从晚清至1934年,吉林市 有中药店109家…,可以称得上老字号的有:成立于 1795年的永德堂I1j,是吉林省历史最为悠久的中药 店老字号;其次是吕国兴创办的世一堂,成立于 1826年 ;光绪四年(1878年),程克甲创办的天益 堂 ;光绪十年(1884年),朱嘉环创办的世德 堂 ;民国二年(1913年),宗绍伯开设的志坚 利 ;民国四年(1915年),陈子侯开设的育生远 等。据统计,这些声名远扬的老药店,总资产达到 白银七万余两,从业人员有三百余人。永德堂、世 一堂、世德堂、育生远还各自在本市内和其他别的 市省开设了分号和支号。 长春市中药店老字号有:始建于道光三年 (1823年)的世一堂;天津达仁堂的分号长春达仁 堂;北京长春堂的分号新京长春堂等。日本帝国主 义侵略东北后,全省的政治经济的中心转向长春 市,中医药业却受到严重打压,一些中药店老字号 在日伪的铁蹄下仍然艰难地维系下来。 2.2.2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自制质量上乘的 中成药 这些中药店老字号经营的中药材有上千 种、中成药数百种。他们一般从河南、河北、四川、 云南、贵州、天津以及东北的营口、沈阳等地采购优 质的药材,运回后在自家药铺出售或批发给别的店 铺。同时利用独特的长白山自然资源,将人参、鹿 茸、黄芪、红景天、五味子以及名贵的虎骨、熊胆、牛 黄等道地药材远销其他省份,甚至出口海外。药店 日常的经营方式是前店柜台按方买药,出售饮片, 后场炮制中草药,配制的中成药,如各种丸、散、膏、 丹、汤。每家中药店老字号都有自己配方独特、疗 效神验的产品。如永德堂的牛黄琥珀保婴丸、追风 活络丹、人参女金丹、神效苏合丸;育生远的牛黄安 宫丸、回天再造丸、牛黄清心丸;志坚利的牛黄清心 丸;世德堂的牛黄清心丸、苏合丸;三义堂的活血 丸、消肿膏;福兴源的黑神丸;新华药店的补心丹 等,这些中成药在当时当地都获得了较高的赞誉。 尤其是世一堂自制的鹿角胶、虎骨胶因品质上乘, 1915年时被中华民国农商部评定为四等奖;在巴拿 马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鹿角胶受到与会各国医学 人士的一致好评,并荣获三等奖。1916年,爱神丹 和熊油虎骨膏在农商部举办的国货展览会上获三 等奖 。 2.2.3聘请名医坐诊聘请医生坐诊是当时药店 普遍使用的一种经营手段,而这些老字号多重金聘 请当时医术精湛、知名度高的医生来药店坐诊。永 德堂先后有王喜元、于化南、胡名谦、李勤舫、陈佐 宾等名医坐堂;世一堂聘请过于化南、杨墨元、李瑞 庭等人;和发号聘请过云鹏;育生远聘请过史洪涛、邓 维斌、李志新、辛运凯等人;大生堂聘请过吉林医坛泰 斗王仙舟。请名医坐诊一方面 (下转第1041页)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第10卷第8期w0ri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5,Vo1.10,No.8 ・1041・ 其主要原因是妇女在半产后已形成了血瘀体质。 3调理策略 气解郁化瘀,或养血行血祛瘀,或化痰导滞而祛瘀, 在药物选择上多选用当归、桃仁、红花等以活血化 瘀 j。清代医家对血瘀体质表现出的月经病证,主 要采取活血化瘀的方法,而针对产后体质的血瘀倾 《神农本草经》日:“桃核仁味苦平,主瘀血,血 闭,瘕邪,杀小虫。”故可服用桃仁来祛除瘀血。张 仲景采用活血化瘀法调理妇女血瘀体质,如服用温 向,则提出了养血消瘀的调理方法。《竹林女科证 经汤、桂枝茯苓丸、大承气汤等,温经汤温经散寒、 祛瘀养血,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瘕,大承气汤 峻下热结。《脉经》中调理血瘀体质的治法主要以 泻下为主,“尺脉滑,血气实,妇人经脉不利,……宜 服朴硝煎、大黄汤,下去经血”。针对“血气实”导致 月经不调的情况,还可实施针刺疗法,认为当“针关 元,泻之”。至隋唐时期活血化瘀法颇受医家重视, 《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可用“通血止痛方”祛除体 内的血瘀倾向。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则提出当以 “去故生新”为治,以祛瘀为主,宜服五灵脂散。金 元时期张子和认为一切因素所致的血瘀,都可用攻 法“令其通畅”,使血瘀体质表现出的血瘀证得到改 善。朱丹溪调理血瘀体质,则根据成因不同,或行 治》则应用红花当归散配伍八珍汤来调理妇女的血 瘀体质,可达到活血化瘀兼益气养血的效果。 综上所述,古代医家对于女性血瘀体质的论述 主要体现在月经先期或后期、闭经、崩漏、不孕、难产、 产后腹痛、恶露不尽等临床表现上,形成原因有外感 寒邪热邪、劳逸起居失度、跌扑损伤、半产等,但更强 调情志影响。调理策略上多采用“行气”“活血”和 “养血”来消除血瘀倾向,促使体质向正常转化。 参考文献 [1]陈友风.瘀血体质与瘀血病证方药证治研究[D].济南:山东中 医药大学,2011. [2]蒋艳姣.对朱丹溪《格致余论》与《丹溪心法》有关瘀血论述的评 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10):170—171. (收稿日期:2015—07—18) (上接第1038页) 方便百姓看病买药,另一方也提高了药店的知名度, 增加了经济效益。名医李奎峰擅治内科、妇科,于 1923年到志诚利坐诊。有一中年妇女身体虚弱,气 滞血崩不止,经输血输液、服归脾汤等均无效,后经李 奎峰拟方以生地、白药、丹皮、焦栀子、川军等重剂,一 剂血减,二剂血止,药效神速,令人折服。从此,志诚 利声名大振,生意兴隆,成为吉林市四大药铺之一。 名医与名店二者相辅相成。名店为名医提供 式,既方便了顾客,也体现了药店对顾客的信任。 育生远这种做法为药店聚集了更多的人气,“折子 户”由初期的一百七、八十户,发展到三百多户。 三义堂对抓药要求严格。他们对标有“个包上 号”字样的药方特别小心,就是把每味中草药单独 包成小包,分别写上药名和分量,最后再包成一大 包,以保证数量和质量。抓药的伙计绝不能马虎大 意,做到不缺药,不弄错药,否则将给与重罚。 3 结语 了较好的行医条件和环境,名医为店铺带来客源, 提高了店铺的美誉度。 通过对晚晴至民国时期中药店老字号的调查 这些药店老字号之 与研究可以看出,吉林省中药老字号兴起较晚,直 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才达到鼎盛时期,但是他 们凭借精良的药材与成药、良好的信誉和口碑、独 特的经营与管理,在吉林省闻名遐迩,为吉林省中 2.2.4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所以历经百年、数十年风雨而不衰,除了讲究信誉、 货真价实以外,还是和经营有方密不可分的。通过 调查文献资料发现,几乎每家老字号都有自己独特 的经营方式。 永德堂非常注重药品质量,出售的无论是中成 药或饮片,均按照药案标本配置,精心加工。他们 医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吉林省历史长 河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参考文献 制作的丸药用蜡汁封装,加盖药名和商号的戳记, 存放数年服用时,药丸依然柔软。正是因为对产品 质量的精益求精,使永德堂声誉远扬,历经二百余 年而不衰。 [1]吉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市志卫生志[M].长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2008:146—148. [2]陈生.吉林中医百年[M].长春:吉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 1991:2. 育生远实行看病取药用“折子”(即记账单)的 方法。“折子户”看病取药不用现金,“三节”(春节、 端午、仲秋)时结账。这种先治病抓药后交钱的方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市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吉林 市老字号[M].长春:吉林市政协文史委员会,1997:11. (收稿日期: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