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杨行中心校 秦薇
单元架构: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编排了一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并对预测学习进行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意在培养学生边读边预测,教给学生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的基本方法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小狗学叫》在边读边预测的基础上,推想故事的不同结局。
“口语交际”旨在迁移运用本单元学到的“预测”策略,教给学生如何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听别人讲话时要做到有礼貌地回应。
“续写故事”意在引导学生依据插图和泡泡提示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的发展作出合理、多元的推想,从而把故事写完。
“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包含了语文要素“预测策略”的好处和运用,识字能力的培养,词句段的运用和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积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意在培养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习惯。写作方面的语文要素是“尝试续编故事”意在让学生运用预测策略,展开合理的想象,推想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进一步体验预测带来的乐趣。
语文要素:一边读一边预测,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 板块 精读课文 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按照旁批位置的上提示,可以根据题目、插“预测” 教学关注点 根据题目、插图、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结合生活经验和常预测内容有的跟故事实际内容一样,有的不一样。 略读课文 13.胡萝卜根据学习提示,引导学先生的长胡生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子 发展。 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进行预测。 边读边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并根据故事内容及时图、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识进行预测。 修正自己的想法。 略读课文 边读边预测后面内14.小狗学叫 容,猜测故事的不同结局。 预测故事的结局有预测故几种:可能是之前情节的事的发展和延续,也可能是意料之外结局,并将自的结局。 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 口语交际 1. 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 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续写故事 要点 习作要求 教学关注点 看图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1. 观察插图,了解插图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根据前后信息推测。 选择素材 2. 关注插图细节,推想人物的想法,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想。 3. 提示多个推想故事的角度。 1. 从整体上推想并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恰当表述 2. 关注人物的神态,根据泡泡提示感受人物的心情和心理活动。 3. 根据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续写完整。 1. 自评自改:小声读习作,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交流分享 的地方。 2. 评议交流:重点围绕“情感态度的正确引导”和“结局的合理性和独特性”进行评价交流。 3. 分享感受: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也可以是对结局的出乎意料发表感慨;只要是自己真切的感受,就要进行鼓励。 语文园地 教学关注点 1.关注预测带给学生的阅读新体验; 交流平台 2.梳理总结预测策略的好处; 3.拓展阅读,加深感受。 1. 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轴、基”等七个生识字加油站 字。关注“基”的部首。 2. 引导学生关注字的结构特征。 1.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小结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 2.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词句段运用 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3. 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能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关注提示语的位置不同,引号的用法也有不同。 日积月累
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1.认识23个生字,会写13个字和14个词语,读准5个多音字。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轴、基”等7个生字。 3.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
4.朗读、背诵与团结有关的俗语。
阅读:1.能边阅读边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能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3.知道预测有不同的角度,预测内容跟实际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4.知道预测有一定的依据,并根据故事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5.能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
表达: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
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了解自己或他人的名字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3.听别人讲话能有礼貌地回应。
4.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5.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课前解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慈琪。讲述了老屋与小猫、老母鸡、小蜘蛛之间的故事,赞美了老屋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本课重点是关注学生初读体验,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关注初读体验:本文题目新奇,从题目就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提出问题进行预测,边读边让学生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根据预习和未预习的学生不同情况,教师关注学生初读时产生的预测,对学生进行分别指导。
关注情节的反复:课文用反复的手法推进情节的发展,各部分情节具有相似性,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方法上的引领,尤其是对老屋和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细节描写的相似为学生提供了预测的依据。
关注旁批:根据旁批所在的位置,提示学生可以在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找到一些线索,进行预测。 【教学目标】
1. 认识“暴、喵”等6个生字,会写“准、备”等13个字,会写“变成、门板”等14个词语。
2. 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3. 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重点】
1.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知道可以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2.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题目、插图和故事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教学策略】
在字词教学方面,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重点强调、精讲点拨的策略;在文本阅读方面,采用学生先猜想与推测,再呈现文本,教师适时点拨,推进故事发展的教学策略;表达运用时巧妙设计游戏,学生自主展开想象,通过情感碰撞,感受阅读的乐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学习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够顺着故事情节去推测。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屋美好的精神品质。
3.引导学生在故事的基础上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续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读过哪些童话故事?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叙述:童话故事五彩缤纷,每读一篇故事都像是进行了一场旅行。今天,老师带来两个新向导,和我们一起到童话王国旅行。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导读,了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猜测与推想。明确本课学习要求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并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二、呈现文本,学习预测
1.插图引入,展开想象。
教师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一片森林,这里有一间屋子。请仔细观
察这间屋子外形有什么特点?
预设1:这间屋子时间长了,门板上已经有了一个大窟窿,看起来好久没有人住了。
预设2:这是一件破旧的老房子,从周围长满了杂草,我感觉它在深山老林里,窗户和门板已经破旧,说明它存在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好久没有人管它,没人居住了。
教师点评: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从插图中我们就能猜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一些内容。
教师追问:这间屋子一看就很老了,所以,我们称它为“老屋”,那你们觉得接下来这间老屋会发生什么时候故事呢?
预设1:这间老屋这么破旧了,会有危险的,但童话王国里故事很奇妙,它一定会有其他的经历。
预设2:我觉得这间破旧的老屋里会住下在森林迷路的人,而且还会把老屋修理一下。
教师引导: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大家在没读故事内容之前,根据插图进行的猜想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阅读策略——预测。板书:(预测 插图)
2.质疑课题,展开预测。
教师过渡:今天的故事就是围绕这间老屋展开的,板书课题:(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教师提示:已读课文的同学要回忆初读课文时产生的预测,分享给大家。 预设1: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下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2:是不是有人来修理老屋,老屋就不会倒下了? 预设3:奇妙的老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教师过渡:老师也很好奇,让我们赶紧去看一看这间老屋吧!不过,今天上课老师有个小要求,那就是先不打开课本,跟着老师的课件进行读文,一边读一边预测。
学生看图,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通过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老屋非常年迈、孤独。怪不得它会说:……放音频。
那老屋会不会倒下呢?请把你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感受和想法说一说,并说明
理由。
预设1:我认为老屋会倒下,因为从插图看,它太破旧了,…… 预设2:我认为老屋不会倒下,那是因为题目就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教师点评:同学们都进行了预测,而且有理有据。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故事内容吧!
3.边读边想,走进故事。 (1)小猫避雨
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读第3段(看课件读),说说自己的体会,大家进行预测。
教师指导朗读,学生体会着急的心情。相机板书:(小猫 躲避暴风雨(一个晚上))
教师引导:我们看看故事中是怎样描写的。 教师出示4、5段,指名读课文。
教师引导:这里出现了一个动作“吃力地眯起眼睛”,老师模仿动作。 教师追问:为什么会这样?
预设:因为老屋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
教师点拨:老屋这么年迈了,仍然选择帮助小猫,老屋真善良啊!读到这里,有位学生有了疑问:
教师强调:只要预测的有理有据,就很棒。 (2)母鸡孵蛋
教师过渡:这时候,老屋又准备倒下了,你认为他会倒下吗?
教师引导:瞧,老母鸡来了!让学生读文,教师质疑:这次老母鸡的请求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老母鸡 孵小鸡 (二十一天)) 教师追问:老屋会答应吗?二十几天呀!它会不会觉得不耐烦呢? 学生根据内容和图片等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不用情况进行预设: 教师引导:让我们来看看老屋是怎么回答的吧!指名读文章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
预设1:我从“吱吱呀呀”感受到了老屋已经年迈破旧,门板都开始松动了。 预设2:我觉得老屋因衰老,已经体力不支,疲惫不堪了! 教师指导朗读:那能不能读出这种感觉?学生再读。
预设3:老屋已经这么年老了,面对老母鸡的请求,他还是答应了,老屋真是助人为乐呀!
教师点评:同学们真会读书,能抓住重点词语和文本内容,感受到老屋的美好品质。
4.奇思妙想,续编故事
教师过渡:前面两次老屋说“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就有小猫和老母鸡请求帮助,这回老屋又说了,所以后面可能还会有其他小动物们来请老屋帮忙。
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学生依据以上内容进行猜想,并说一说、演一演。
同桌交流续编故事,全班学生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续编故事,让学生边读边预测,并根据老屋和小动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细节描写的相似性顺着故事的情节去猜想。)
5.回归课文,认识旁批。
教师过渡: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每一位听众,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46页,认真观察,这篇课文跟之前课文有什么不同?
预设1:我发现课文内容的旁边有一些褐色的小字。 预设2:我读了读,这些内容是小读者的一些想法。
教师点拨:这就是小读者读到感受深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的批注,我们叫它“旁批”。旁批是读者的有感而发,请大家观察旁批的位置,读一读内容,小作者在哪些地方做了批注?
预设1:在题目、插图旁做批注。 预设2:在课文内容的旁边做批注。
教师小结:根据旁批的位置和内容,我们发现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插图和文章内容寻找线索进行预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旁批所在的位置,就是让学生认识到在什么地方、从哪些方面可以进行预测、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6.加注旁批,练习预测
教师过渡:作者是怎样写故事的结局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8页,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自己感受深和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批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享并解答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一边读一边预测的读书方法,在文本的一些位置
尝试做批注,意在培养学生边读边预测的读书能力。)
教师叙述:请一名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看看故事结局和我们刚才的预测一样不一样。
相机板书:(蜘蛛 织网抓虫(一直站下去))
教师小结:预测的阅读策略在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一课,进行故事续编的时候,已经开始无意识地运用了,我们今天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进行了猜想,只要你的预测是有理有据的,那就是符合要求的。 三、总结升华,感悟品质
教师提问:故事到这里结束了,这间老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1:老屋慈祥善良。 预设2:老屋乐于助人。
教师引导:正是因为老屋具有这种可贵的品质,有那么多人需要他的帮助,所以它才总也倒不了。让学生感悟本节课收获,回归板书总结:(善良 乐于助人)。
四、拓展延伸,促进表达
教师小结:今天的阅读之旅就要结束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边读书边预测,你会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各位亲爱的小作家们,再见! 【课后作业设计】 1.照样子,写词语。
吱吱呀呀(描写声音) (又大又漂亮)的网 ( )的葡萄 ( )的西瓜 肚子(好饿好饿) 湖水( ) 夏天( ) 2.句子加工厂
(1)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缩句)
(2)主人想拿走我的蛋。我想孵小鸡。(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话连起来)
(3)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读句子,完成练习。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 次,分别是老屋在遇到 和 之前对自己命运的预告,我们读者可以根据此预测后面发生的故事,我猜想很有可能还有 或 等弱小的动物前来寄宿,从而再次延长老屋的寿命,使它不会倒下。 参考答案:
1.示例:叽叽喳喳 哗哗啦啦 淅淅沥沥 又晶莹又好吃 又圆又大 好蓝好蓝 好热好热
2.(1)一个声音响起。
(2)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3)他深感自己才疏学浅,因此学习特别用功。 3.小猫 老母鸡 小狗 小兔
【设计说明】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从单元主题展开,用童话导入,开始就以预测的形式出现,让学生了解预测。本文用反复的手法推进情节发展,让学生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猜想,预测故事的进展;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争当小作家”的活动,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故事续编。为了突出文本内容的新奇,学生对文本的后续情节有了更多的预测和猜想,让学生感受到预测的好处和乐趣。
借助互动课堂,通过对话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题目、插图、文章内容等进行预测。懂得预测的内容可以跟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以不一样。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取新知,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本单元的生字教学不同于其他单元,为了让学生保留对课文有初始体验,对于生字的学习则设计放到了第二课时,注重了识字方法的引导和重点字的个别指导,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