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来源:独旅网
第1O裔第6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1O No.6 2008年11月 Journal of Social Sdence of l-Iunan Medical University NOv.20o8 提升核 心竞 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黎俊平。郑海元,王学锋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摘要] 医院核心竞争力是能力和资源结合的结果,也是医院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可持续的能力。 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包括:知识性、价值性、难于模仿及不可替代、延展性及动态性。可通过建立学习型医 院、改革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中心,提升医院核心竞争,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院;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229(2008)06—0050—02 我国医疗市场的变化,使国有医疗机构面临着新的挑 定的收益。 战。为了生存和发展,医院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学 资源仅仅是构成竞争优势的一个要素,它不能代表核心 习、探讨和创新,综合利用内部资源,及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 竞争力。从医院角度看,能力比资源更重要。当然,一所医 化,努力实现诸要素的最优组合,构建与提升自己的核心竞 院,资源与能力缺一不可。离开了必要的资源,人能力再高 争力,以寻求更大的空间,使医院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也难有作为;离开了能力,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发挥作用。医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 院竞争力是能力和资源结合的结果。 新成就之~。“核心竞争力”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拉哈德 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包括:①知识性:核心竞争 (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1)在《哈佛商业评论》上 力是医院积累性学习的结果,反映医院的综合学习能力;② 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提出的,他们指 价值性:有核心竞争力的医院能给患者以更大、更多、更优越 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经营实体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 的实惠。或物美、或价廉,或二者兼备。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技能,是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 的本质内涵。实现患者所看中的价值,能为患者提供实实在 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其实质内涵就是:组 在的好处;③难于模仿及不可替代:是一所医院所独有的,其 织长期形成的、蕴涵于其内质中的、独具的、支撑过去、现在 他医院无法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核心竞争力是特定医院 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其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 在其长期的医疗实践及经营活动中以特定的方式,沿着特定 的核心能力。其特征:①本组织专有的;②优异的,能获得超 的技术轨迹逐步积累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是与本医院积累 水平利润;③扎根于组织之中,是组织长期经营运作形成的 性知识相关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不是其它医院可以模 组织整合性资产;④适应市场机会,即在同客户互动中形成 仿的。即便学习模仿,也只能有其形而无其神。但对它所存 的;⑤竞争优势是可持续的。 在的医院来说,能产生超乎寻常的经济效益。④延展性:具 有打开医疗服务潜在市场,拓展新的医疗领域的作用;⑤动 凡是具有独立生存发展能力的一般社会组织,都需要考 态性:医院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必然发生动态 虑整体行为和长期的目标”J,因此,医院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发展、演变,经历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由此可见, 为存生存发展,在制定医院发展的整体行动和长期目标就必 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须考虑一个卓越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医院核心竞争力就是 的制胜法宝,医院只有培养和构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竞 能够帮助医院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医院在服务、 争力,才能在医疗市场上占据主动地位而从容不迫,也才能 质量、人才、管理、经营理念等一系列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 真正面对竞争而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的个性特征,主要为医院开发独特的医疗服务产品,具有独 特技术、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可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是 医院若要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学习和创新, 在满足医疗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加的能力;是 构建和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在某方面做得比竞争对手更为出色的能力;是医院具备 1.组织创新是培养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的开发品牌和领导新技术的扩张能力,其中以独特的技术为 建立学习型医院。学习力是最本质的竞争力。学习型 核心。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延展出独特的最终产品,创造 组织不仅只是一种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管理理论 J。我们知 新的市场机会,能使医院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取稳 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不是一个短期的或者孤立的行为,而是 【收稿日期】2008—10—17 [作者简介]黎俊平(1975一),女,湖南湘潭人,湘雅三医院人力资源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医院管理. 第6期 黎俊平,郑海元,王学锋: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个系统整合的结果。只有把医院建设成为一种具有创新 务、护理、医技系统的考评体系,实现抗生素使用权限、手术 分级等制度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建立 精神的学习型组织,才能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形成特有的 核心竞争力。创建学习型医院,首先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有利 临床科室平均住院日考核指标,促进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和安全为核心”不仅是医院管理年活 动的主题,更是医院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所必须。 (4)控制费用:提供优质服务 于组织学习的环境;其次要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团 队学习”及“创造性学习”的理念;第三领导带头,在全院营 造出学习的氛围,才能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前提。 组织集体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竞争力的观念深入人 为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要加强财务 心,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打下基础。 2.管理与制度创新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成败关键是制度。一个医院 的成功固然有许多因素,但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依靠的是制 度的成功。 (1)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对于医院来说,在人才、管理、技术、市场、品牌、形象等 无形资源中,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最核心的竞争 力。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和立于不败之地,就 必须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实行人本化管理,尊重人的价值 和创造价值,进一步在全院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用事业凝聚 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形成推动 我们事业发展的强大人才队伍。”一方面应加大制度建设的 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的培养和 引进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依法保 障人才的各项权利,促进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保证各类人 才健康成长并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评价机制、分配机制、流动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等,解除各类 人才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使他们 能安心、专心地去创业、创新,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 性。 (2)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中央和卫生部在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 出:“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为群众提供安 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3 公立医 院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医院必须坚持救死扶伤,坚持为人民 服务的宗旨,以满足病人需要为出发点,密切结合医德医风 建设,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和理论,培育医院精神。 医院形象是医院精神的外化,良好的形象一经树立,便成为 医院的无形资产,直接凝聚患者的就医意念,增强患者对医 院的信任 。建立有效的对外宣传机制,建立有效的营销手 段与方法,要加强对专家、名医、优势学科及医疗新技术、新 项目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建立与 媒体的良好互动机制,提高医院的社会信誉和知名度。 (3)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切实落实 核心医疗制度,严格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总住院医师等准人 资格审查,规范对各类医务人员的日常管理;抓好医疗质量 的监控和考核,继续发挥专家督导作用,加强院领导对医疗 质量的跟踪检查;建立临床检验项目准入制,规范临床检验 项目管理;在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 管理,控制医疗成本,坚持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 药,合理收费”。要有更多更好的途径来接近患者,对患者的 当前和潜在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强化全员服务意识,同时 提供个性化服务,以满足不同需求。 3.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中心,提升医院核 心竞争 (1)建设高素质的医师和科研队伍 核心竞争力,人才是关键。要落实骨干医师培养制度, 优化医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学位及年龄结构;进一步扩大与 国内外高水平医院和科研院所的学术合作,积极组织和参加 高层次教学与科研学术活动;根据学科的发展需要制定培训 计划,选派部分有明确目标和培养前途的学术骨干出国、出 境学习;引进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及重要学 术骨干,有重点地确立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2)发展优势项目和特色专科 要整合优势医疗资源,大力促进二级学科及三级学科建 设,建立一批特色专科;积极扶植和鼓励专病治疗项目的开 展,做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3)加强技术创新和引进工作 首先,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可以建设一个全院各学科共 享的科研技术中心,使之逐步成为新技术、新成果的研发基 地;同时完善配套的科研服务体系,营造学术交流和科研合 作的良好环境。其次,要加强对学科发展的调研力度,积极 鼓励开展适用于临床的医疗新技术和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 不断增强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确定新的学科增长点,全力 发展重点医疗项目及特色医疗项目,全面提升重点学科的内 涵和实力,加强重点学科的管理和结构调整。另外,要加强 科研课题和奖励的申报与管理。积极组织各级科研项目的 申报,加强对863、973和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的参与及合 作;完善横向科研课题及重点重大专项课题管理制度,扩大 科研和专利成果,形成以临床为基础、以科研促临床的发展 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建华,施祖留.医院发展战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20,(9):518. [2]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解放日 报,2006—10—19(2). [4]杨正夫,江震,陶永.新时期医院软环境建设思路[J].中国医 院管理,2007,27(6):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