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295459 U(45)授权公告日 2017.07.04
(21)申请号 201620855959.8(22)申请日 2016.08.09
(73)专利权人 湖州品创孵化器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龙王山路1236号2幢C509(72)发明人 史昕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51)Int.Cl.
A61K 8/02(2006.01)A61Q 19/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面膜(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膜,其包括两个脸部区域,连接脸部区域上方的一额头区域,连接脸部区域下方的一下巴区域,于两个脸部区域之间连接有一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具有两个眼孔位、一个鼻孔位和一个嘴孔位,且该中间区域连接额头区域和下巴区域,至少一薄型区域设于下巴区域,该薄型区域的厚度比中间区域的厚度小,这样当敷设在使用者的脸上时,对应下巴区域的部位,即使出现多余的面膜,可以将薄型区域的部位重叠,厚度不会增加,透气性能有保证,有利于吸收。
CN 206295459 UCN 20629545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脸部区域,连接脸部区域上方的一额头区域,连接脸部区域下方的一下巴区域,于两个脸部区域之间连接有一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具有两个眼孔位、一个鼻孔位和一个嘴孔位,且该中间区域连接额头区域和下巴区域,至少一薄型区域设于下巴区域,该薄型区域的厚度比中间区域的厚度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薄型区域位于下巴区域靠近下方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薄型区域的数量具有两个,分别对称的位于下巴区域靠近下方处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薄型区域的厚度为中间区域的厚度的三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薄型区域为扇形,靠近下巴区域边缘处的宽度大于远离下巴区域边缘处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每一脸部区域进一步设有一薄型区域,薄型区域靠近脸部区域的边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薄型区域为扇形,靠近脸部区域边缘处的宽度大于远离脸部区域边缘处的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面膜用以敷设于使用者脸上的对应位置,薄型区域重叠地设于使用者脸上形成一重叠区域,重叠区域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中间区域的厚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膜,其特征在于:薄型区域重叠三层形成重叠区域。
2
CN 206295459 U
说 明 书
面膜
1/2页
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膜,尤指一种贴合度佳的面膜。
背景技术[0002]现在市面上面膜的款式很多,不仅结构不同,功能也各异,比如有的面膜是一个完整的椭圆形,可以全部覆盖住眼睛、鼻子和嘴巴,这样进行全面的保湿,有的面膜是露出眼睛的,这样方便使用者在敷面膜的时候,可以用眼睛观看,一边敷面膜,还可以一边做别的事情,而有的面膜是偏向祛黄的作用,有的面膜则是偏向祛痘的作用,但是上述各种面膜的厚度都一样,而不同人们的脸型不同,同时,任何一张面膜也不可能跟某一个人的脸型完全匹配,而面膜展开就是一个连续的平面,这样就导致人们在使用时,某些部位就容易出现多余的面膜,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叠的问题,厚度增加,透气性差,不利于吸收。[000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好的面膜,以克服上述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4]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某些部位进行打薄设计,以达到贴合度好,使得透气性佳,便于吸收的面膜。[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0006]一种面膜,其包括两个脸部区域,连接脸部区域上方的一额头区域,连接脸部区域下方的一下巴区域,于两个脸部区域之间连接有一中间区域,该中间区域具有两个眼孔位、一个鼻孔位和一个嘴孔位,且该中间区域连接额头区域和下巴区域,至少一薄型区域设于下巴区域,该薄型区域的厚度比中间区域的厚度小。[0007]进一步地,薄型区域位于下巴区域靠近下方处。[0008]进一步地,薄型区域的数量具有两个,分别对称的位于下巴区域靠近下方处的两侧。[0009]进一步地,薄型区域的厚度为中间区域的厚度的三分之一。[0010]进一步地,薄型区域为扇形,靠近下巴区域边缘处的宽度大于远离下巴区域边缘处的宽度。[0011]进一步地,每一脸部区域进一步设有一薄型区域,薄型区域靠近脸部区域的边缘。[0012]进一步地,薄型区域为扇形,靠近脸部区域边缘处的宽度大于远离脸部区域边缘处的宽度。[0013]进一步地,上述面膜用以敷设于使用者脸上的对应位置,薄型区域重叠地设于使用者脸上形成一重叠区域,重叠区域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中间区域的厚度。[0014]进一步地,薄型区域重叠三层形成重叠区域。[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6]上述面膜,由于不同人们的脸型各不同,同时,也没有任何一张面膜跟某一个人的脸型完全匹配,因为面膜展开就是一个连续的平面,而本实用新型的面膜在下巴区域设有
3
CN 206295459 U
说 明 书
2/2页
薄型区域,该薄型区域的厚度比中间区域的厚度小,也就是薄型区域的厚度比面膜上非薄型区域的厚度小,这样当敷设在使用者的脸上时,对应下巴区域的部位,即使出现多余的面膜,可以将薄型区域的部位重叠,厚度不会增加,透气性能有保证,有利于吸收。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膜的示意图。[0018]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0019]
脸部区域1中间区域4嘴孔位43额头区域2眼孔位41薄型区域5下巴区域3鼻孔位42
具体实施方式[0020]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21]请参见图1,一种面膜,其包括两个脸部区域1,连接脸部区域1上方的一额头区域2,连接脸部区域1下方的一下巴区域3,于两个脸部区域1之间连接有一中间区域4,该中间区域4具有两个眼孔位41、一个鼻孔位42和一个嘴孔位43,且该中间区域4连接额头区域2和下巴区域3,多个薄型区域5分别设于脸部区域1、额头区域2和下巴区域3,且每一薄型区域5为扇形,每一薄型区域5比面膜上非薄型区域5的厚度小,且薄型区域5的厚度为面膜上非薄型区域5的厚度的三分之一。其中两个薄型区域5分别对称的位于下巴区域3靠近下方处的两侧,该薄型区域5的厚度比中间区域4的厚度小,而且薄型区域5的厚度为中间区域4的厚度的三分之一,位于下巴区域3的薄型区域5,其中靠近下巴区域3边缘处的宽度大于远离下巴区域3边缘处的宽度。位于脸部区域1的薄型区域5,薄型区域5靠近脸部区域1的边缘,其中靠近脸部区域1边缘处的宽度大于远离脸部区域1边缘处的宽度。[0022]上述面膜用以敷设于使用者脸(未图示,下同)上的对应位置,薄型区域5重叠地设于使用者脸上形成一重叠区域(未图示,下同),重叠区域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中间区域4的厚度,且薄型区域5重叠三层形成重叠区域。[0023]上述面膜,由于不同人们的脸型各不同,同时,也没有任何一张面膜跟某一个人的脸型完全匹配,因为面膜展开就是一个连续的平面,而本实用新型的面膜在下巴区域3设有薄型区域5,该薄型区域5的厚度比中间区域4的厚度小,也就是薄型区域5的厚度比面膜上非薄型区域5的厚度小,这样当敷设在使用者的脸上时,对应下巴区域3的部位,即使出现多余的面膜,可以将薄型区域5的部位重叠,厚度不会增加,透气性能有保证,有利于吸收。[0024]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4
CN 20629545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