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故意杀人罪自首能判缓刑吗?

故意杀人罪自首能判缓刑吗?

来源:独旅网

本文介绍了故意杀人罪自首是否能判缓刑以及缓刑考验期间计算的相关规定。故意杀人罪一般是不能判处缓刑的,而适用缓刑的条件是罪行较轻、悔罪表现、不是累犯等。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如果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分子表现不符合缓刑的条件,则撤销缓刑,执行刑罚。

法律分析

一、故意杀人罪自首能判缓刑吗?

故意杀人罪一般是不能判处缓刑。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能宣告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二、缓刑考验期间计算是怎么样的?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缓刑考验期。如果一审宣判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仍在押的,可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待判决生效后再依法交付考察。

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2、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

3、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的犯罪分子并非免除刑事处罚,是否不执行刑事处罚,取决于犯罪分子在考验期的表现,如果表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撤销缓刑,执行刑罚;

4、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期,所以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

故意杀人罪是十分恶劣的犯罪行为,不仅仅侵害了公民的生命权益,还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刑法》对其处罚的力度是很大的,只要是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杀人的故意,并且实施了杀人的行为,无论既遂还是未遂,最低都被会判处三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结语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缓刑考验期间的时间起算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缓期考验期。犯罪分子不是累犯且缓刑考验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宣告缓刑。但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执行原判决的规定,缓刑将撤销,犯罪分子需继续接受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在发生严重危及国家的统一、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安全的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不采取非常措施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紧急状态时,国家可以决定实行戒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三条 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

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戒严期间,为保证戒严的实施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国家可以依照本法在戒严地区内,对宪法、法规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行使作出特别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