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误导导致合同签订后可协商解除或修改合同内容保障权益。如协商不成,可向申请主张合同无效。根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无效;以虚假意思表示的行为无效;违反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无效。
法律分析
如已经在中介的误导下签订了合同,则可先向房产中介公司协商解除合同或者修改合同内容以达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目的。若协商不成,则在可证明自己在订立该合同的过程中存在合同无效的情形的前提下,向人民提请诉讼,申请主张该合同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拓展延伸
中介方诱导签订合同,如何维护合同权益?
当面临中介方诱导签订合同的情况时,维护自身的合同权益至关重要。首先,收集证据,包括书面文件、电子邮件、录音等,以证明中介方的诱导行为。其次,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解决方案。根据具体情况,您可以选择与中介方进行协商、调解或者提起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沟通畅通,与相关方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期望达到公正的解决。同时,也应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避免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维护合同权益需要坚定的决心和合理的法律手段,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公正保护。
结语
在面对中介方误导签订合同时,维护自身合同权益至关重要。首先,收集证据,如书面文件、电子邮件、录音等,证明中介方的诱导行为。其次,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权益和可行解决方案。根据情况,可与中介方协商、调解或提起诉讼。保持沟通畅通,与相关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期望公正解决。加强法律意识,避免再次陷入类似困境。维护合同权益需坚定决心和合理法律手段,确保公正保护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