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前签的财产协议有效,前提是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个人婚前财产包括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婚前购置的财产等。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约定具有约束力,包括书面和口头约定。
法律分析
一、夫妻离婚前签的财产协议还有效吗
1、夫妻离婚前签的财产协议有效。在满足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双方订立该协议的意思表示真实;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该财产协议在经过双方签字确认并注明签订日期后合法有效。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哪些财产属于个人婚前财产
1、夫妻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的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还包括,婚前各自为结婚所购置的财产为个人婚前财产;
2、复员、转业军人从部队带回来的医疗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以及婚后夫妻共同生活时间较短的军人的复员费和转业费为个人婚前财产;
3、离婚时,夫妻各自使用的衣物、生活用品和职业上的用物为个人婚前财产,当然,贵重物品除外;
3、离婚时与个人身份不可分离的婚后所得财产,和未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为个人婚前财产;
5、夫妻间对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包括合法的书面约定和双方均承认的符合事实的口头约定为个人婚前财产。
拓展延伸
夫妻离婚后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保障离婚双方权益的法律规定
夫妻离婚后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是通过法律规定来保障离婚双方的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离婚后的财产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即双方在协议中所约定的财产分配、债务承担等事项,具备法律约束力。这意味着,一旦夫妻离婚后达成财产协议,双方必须依法履行协议中的约定。如果一方违反协议,对方可以依据法律进行维权。同时,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也为离婚双方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因此,夫妻离婚后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对于维护离婚双方的权益至关重要。
结语
夫妻离婚前签订的财产协议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根据《民法典》规定,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经过双方签字确认并注明签订日期后,该财产协议合法有效。离婚后的财产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依法履行协议中的约定。这为离婚双方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因此,夫妻离婚后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对于维护双方的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八条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三条 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是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造成其他共有人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九条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享有的份额,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出资额确定;不能确定出资额的,视为等额享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