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事权利如何放弃

民事权利如何放弃

来源:独旅网

一、民事权力如何放弃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人民提出放弃民事权力。

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为包括: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向人民起诉由当事人决定,人民对民事争议基本是不告不理;提起诉讼后,原告是否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是否承认、反驳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是否自行和解,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也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但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不得违反法律,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否则,人民对于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可以进行干预。比如,对于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不应准许,并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二、民事权利包括哪些

(一)、人身权

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1、人格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由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

2、身份权。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

(二)、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

1、物权。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2、债权。债权包括: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行为之债。

3、继承权。继承权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死者生前所立有效遗嘱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4、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三、民事权利指的是什么

民事权利包含以下含义:

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