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孔子拜师》教案

《孔子拜师》教案

来源:独旅网

  17 孔子拜师

  a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兼、仆、纳”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仆”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渊博、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

  2、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区别“拜访、拜见”、“迎候、等候”两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学习孔子虚心好学、尊敬师长,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

  4、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孔子和老子的对话,通过朗读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和上下文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

  1、老师和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图片、文字资料。

  2、老师准备“温故而知新”等孔子的名言卡片两张。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悟,理清叙述顺序。如果学生整体把握有一定困难,可以启发学生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理出课文叙述顺序,以便了解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教学的重点,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体会词句的意思,尤其是“学习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些难度,一定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见解。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两组近义词“拜访”和“拜见”、“迎候”和“等候”,可以让学生通过换词、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它们的区别。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孔子名言卡片,学生读名言。

  1、出示孔子名言卡片,学生齐读。

  2、提问: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

  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导入新课。

  导语:你对孔子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搜集到的关于孔子的资料吧。

  1、学生交流资料。

  2、指名学生读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

  3、导入新课。

  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可是至今对后人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答案就在第17课《孔子拜师》中,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从文中寻找答案。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提问:读了这篇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可能会问:“既然孔子有这么大学问了,为什么还要拜师呢?”“孔子拜谁为师呢?”“孔子怎样拜师的呢?”老师相机引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词,读不通的地方多读两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老师随时纠错。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深入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提问:《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作者按照顺序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总结归纳出来。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总结归纳。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帮助归纳概括。

  板书:决意拜师——洛阳拜师——虚心求学——受到尊重

  六、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

  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会回答:孔子当时已经很有学问了。孔子很虚心好学。

  3、相机提问:

  (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孔子当时已经很有学问了?

  (2)你怎么理解“远近闻名”?

  (3)从哪些词句能够看出孔子虚心好学?

  抓住重点词语是理解句子的好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体会孔子好学的品质就不难了。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生词。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出了课文的叙述顺序,并且学习了课文第一段。孔子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可还是决意要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真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孔子怎样拜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导语: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思考读了第二段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老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可能会回答:孔子求学艰辛、礼貌、虚心;老子谦和等。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中的重点句子。

  4、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

  这些重点句子具体表现了孔子的礼貌与虚心好学,老子的谦和、诲人不倦的品质,通过感悟理解重点句子,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孔子与老子的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全文学习的重点。

  关于孔子求学艰辛的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老师提问: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孔子求学很艰辛呢?

  引导学生找出“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终于”等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的意思。让学生紧扣“终于”,联系上文,充分谈自己的感悟,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

  (2)读了这句话你头脑里会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让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孔子求学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想像和表达能力。

  小结:

  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表明了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这句话把孔子求知若渴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关于孔子礼貌、虚心的句子:

  “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行礼、您、拜见、请、多谢”等词语,体会孔子的礼貌、尊师。

  (2)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句子品味“拜访”和“拜见”两个词语的异同。

  (3)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结合上文孔子在求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右栏: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联系上下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学无止境

  小结: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正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

  关于老子谦和的句子: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1)引导学生理解“迎候”一词,体会老子的谦和。

  (2)相机通过读句子理解“迎候”和“等候”两个词语的异同。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孔子和老师的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品质。

  (1)同桌分角色练习读课文。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随机指导。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导语:孔子不辞辛苦,拜老师为师以后,他是怎么学习的呢?老子又是怎样教授的呢?我们一起读课文第三段。

  1、学生齐读课文。

  2、结合重点词句“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毫无保留”体会孔子认真求学,老子的诲人不倦。

  板书:认真求学 诲人不倦

  四、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上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五、总结全文。

  思考:孔子和老子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什么?

  六、课文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请学生质疑。

  学贵生疑。质疑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学完课文之后,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质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巩固学习效果。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必有问必答,关键是点拨、引导,其他学生能够回答出的,老师就没必要讲解。

  七、指导学生书写易错的几个生字。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出现的生字已经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并且之前已经抄写过这些生字,把生字教学贯穿到学习课文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完课文之后再教学生字,意在巩固学习效果,强调字形,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老师可以有重点的板书示范,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境:右半边是“竟”,不是“竞”;

  等:中间几横长短不一样。

  八、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优美词句。

  2、抄写、背诵选做题中孔子的名言,课下再查找几句孔子的名言,与大家交流。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采用体会重点词句的方法,学习了课文二、三、四段。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并且我们结合课文和生活,理解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读课文,学习孔子和老子的品质。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决意拜师——洛阳拜师——虚心求学——受到尊重

  孔 子    虚心好学 不辞劳苦

  (学无止境) 尊敬师长认真求学  

  老 子    谦和大度 诲人不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