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来源:独旅网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文自习】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沿袭与变化

  秦            汉             隋唐          北宋             元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1、汉武帝时设立“_______”决策机构,且起用布衣为相;东汉时“___________

  ___”。

  2、隋唐三省六部制: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宋“二府三司”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二府”。

  4、元“一省二院”指在中央设_________和枢密院、__________。

  二、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

  秦       汉初     汉中后期    隋         唐       北宋         元    

  郡县     郡国       州郡县    州县      道州县    路州县    行省、路府州县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___________。

  2、汉武帝东汉末年,设州为________,长官为刺史;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为__________。

  3、唐太宗设____,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____________局面。

  4、宋太祖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将道改为路。

  5、元朝在地方实行__________,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_____的开端。

  【思维能力提高】

  1、 汉承秦制的含义以及主要表现。

  2、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

  3、 宋朝是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4、隋唐朝是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的?如何认识唐朝设立的“道”?

  5、 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

  【课堂巩固训练】

  1、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丞相权力

  2、汉朝实行的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

  a.刺史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察举制      d.三省制度

  3、宋朝最高的军政机构是:

  a.二府      b.枢密院      c.三司      d.宣政院

  4、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于: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北宋时期,为了分散宰相权力而设立的是:

  a.参知政事      b.中台      c.枢密使      d.侍中

  6 、行省制度创立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7、元代设置的管辖西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a.宣慰司      b.门下省      c.宣政院      d.枢密院

  8、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 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

  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10、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有 (1)郡县制 (2)三省六部制 (3)行省制度 (4)三司制度:

  a.(1)(2)(3)       b.(1)(3)(4)

  c. (1)(2)(4)      d.(2)(3)(4)

  11、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有:

  (1)削弱地方、加强中央(2)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3)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4)对边疆地区的治理见渐趋严密

  a.(1)(2)(3)(4)      b.(2)(3)(4)

  c.(1)(3)(4)           d.(1)(2)(3)

  12、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割据政权     c.防御辽兵进攻     d.节省军费开支

  【课堂自我小结】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 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如何演变?

  【课后巩固拓展】

  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材料四:清高宗(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闒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区别?(并说明有无本质区别的原因)

  (2)统治者对宰相态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