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力》教学设计

来源:独旅网

  1教材分析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又是学习压强、功的基础。“重力”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无影响。为了落实物理课标要求,教材编写了“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部分内容,两处“想想议议”一处“想想做做‘一个探究实验,八幅插图,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条线来认识重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重力,我把这节课分为2课时来进行设计,重力的产生和大小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学生实验,亲自体验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所以考虑在时间分配上,将这部分定为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对重力的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通过半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还有困难。根据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为: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讨论法、讲解法、直观演示法、探究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加上教师讲解,将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实际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教学难点

  重力的大小

  5教学用具

  钩码、弹簧测力计、投影仪、教学课件

  6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讲授法 讨论交流法

  7教学过程

  7.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导入

  [演示]

  (1)将一根粉笔举到一定的高度让其自由落下.

  (2)把一根粉笔斜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根粉笔在讲台上沿直线运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观察其运动路线.

  [师]在演示的几种情况中,粉笔的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三幅图的现象

  [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讨论]不论粉笔的运动状态如何.它最终都落回了地面.在地球上的物体好像被什么吸引着。

  [生]球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粉笔都落回了地面一定是受到了指向地面的力的作用.

  活动2【讲授】新知学习

  1.重力的产生

  出示课件并板书: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生]粉笔无论怎样运动都最终落到地面,就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

  [大讨论]还有哪些例子证明重力的存在

  学生讨论,教师给予评价

  [师]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你知道重力能为我们做什么吗?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自由讨论)

  [生]盖大楼打地基时,就是把夯举高释放,夯由于受到重力而向下运动就能将地基夯实.

  [生]跳水运动员走到高高的跳台上向下跳时也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才能在完成各种动作后入水.

  [生]人和各种动物是由于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才能安然地在地球上生存,如果没有重力,可能就只能像在飞船中的宇航员一样到处漂了.……

  活动3【活动】实验前的准备

  2.重力的大小

  [师]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力的三要素,还记得吗?

  [生]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重力的大小怎样确定,它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两幅图并猜想,教师给予评价

  大胆猜想:

  [生]一般看上去越大的物体越重,所以我认为重力和体积有关.

  [生]我认为是和密度有关,一小块铁比一大团棉花要重很多,密度大的重力大.

  [生]密度相同的物质,体积大时质量就大,体积相同的物体,密度大时,它的质量就大.所以我认为是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大

  活动4【活动】实验中的互助

  验证猜想: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师]谁知道重力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

  [生]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

  [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如果指针没有指零还要先进行调零,然后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指示的值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

  [师]同学们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交流实验的情况.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活动5【活动】实验结论的得出

  [生]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生]每一次测出的重力与其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比值大约是9.8.

  [生]实验结果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师]我们用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同学们实验的结论就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请大家自己表示出来,(一名同学板演)并说明单位是什么.

  [师]向学生说明在使用公式G=mg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用kg.重力(G)的单位必须用N.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0 N/kg.

  活动6【练习】应用练习

  例1、一个木块的质量是0.6Kg,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g=10 N/kg)

  已知:m=0.6 kg g=10 N/kg

  求:G

  解:由重力计算公式得 G = mg

  =0.6kg×10 N/kg

  =6N

  答:它受到的重力是6 N。

  例2、粗略的估算一下你自己的重力是多少? (g=10 N/kg)

  活动7【测试】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总结本节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G=mg来计算大小,g=9.8 N/kg

  活动8【作业】课后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 1、2、3写课后本上

  活动9【活动】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