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转入战略进攻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利用表格对比法,使学生明确内战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在各方面占据优势的史实。中考资源网在此基础上理解制定的正确的战略战术,如运动战、蘑菇战术等。中考资源网将学生自主阅读、概括教材和教师总结补充相结合,使 学生理解转战陕北,最终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的战术,从中体会等一代领袖的伟人气魄。中考资源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能掌握人民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以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基本情况。中考资源网
培养学生识别图画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通过图画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图画的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分析概括教材的能力 。中考资源网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和大量图片使学生感知这段历史,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中考资源网
采用生动讲述和启发式教学法,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来源:第一范文网]中考资源网中考资源网
组织学生先阅读教材并分析概括,教师再予以总结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中考资源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在中国党领导下,人民为推翻的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中考资源网
教学重点
粉碎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教学难点
千里跃进大别山
教学媒体
幻灯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讲解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来源:第一范文网]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导入)中考资源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全面内战的烈火已雄雄燃烧了起来。中考资源网(提问上节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相关内容)中考资源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全面内战的战况。中考资源网
第2课 转入战略进攻(板书)[来源:学+科+网]中考资源网
【讲授新课】[来源:第一范文网]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概括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得出结论)中考资源网
生:( 阅读并分析总结)中考资源网
师:(结合课件或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中考资源网
方面
党方面
数量
总兵力430万人
(正规军约200万)中考资源网
总兵力127万人
(野战军61万)中考资源网
装备情况
有美国援助的飞机、舰艇和大量的剩余物资
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没有飞机、坦克,大炮很少,没有外国接济,基本上是抗战中缴获的日伪军的武器[来源:第一范文网]
结论:处于战略防御。中考资源网
师:那么有怎样的对策呢?(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上面的小字部分,总结对策)中考资源网
生:(阅读并总结)中考资源网
师:(总结)中考资源网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一切派都是纸老虎”。中考资源网在此原则指导下,粉碎了军的全面进攻。中考资源网主 要作战方法是运动战。中考资源网在8个月里,就歼灭军70多万人。中考资源网不得不改为重点进攻,目标首先是陕甘宁解 放区。中考资源网(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10页)中考资源网
一、转战陕北(板书)中考资源网
师:(结合课件)中考资源网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34个旅共25万人的兵力,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向和人民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中考资源网陕北的人民只有4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中考资源网由于敌我兵力过于悬殊,决定暂时放弃延安。中考资源网撤离延安后,毛 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机关和人民总部继续留在陕北,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陕北高原的有利地形,采取“蘑菇战术”,与敌人周旋。中考资源网在艰苦的转战途中,、周恩来等运筹帷幄,继续指挥全国各战场人民 军的作战行动。中考资源网这其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中考资源网(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 ~10页,建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看谁找的故事多又好)中考资源网
师:(组织学生看教材第10页 《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中考资源网
师:(组织学生思考“想一想”:为什么要坚持留在陕北?)中考资源网
生:(思考并发表看法)中考资源网
师:(总结)中考资源网我军主动撤离延安后,一些人考虑到党的安全,劝东渡黄河。中考资源网诙谐地说:“我是一块臭肉,走到哪里苍蝇就叮到哪里。中考资源网”他力排众议,执意要坚持在陕北。中考资源网他就是这样在关键的时刻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指挥作战。中考资源网为了减轻其他战略区的压力,主动承担起牵制十倍于我之重兵的任务。中考资源网留在陕北,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中考资源网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经过5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军对陕甘宁区 的重点进攻。中考资源网
二、孟良崮之战(板书)中考资源网
师:军重点进攻的第二个方向是山东区。中考资源网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60个旅共45万兵力,向华东区发起大规模进攻。中考资源网著名战役是孟良崮战役。中考资源网(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中考资源网(教师结合课件生动讲解)中考资源网经此战役,蒋介石对山东区的重点进攻被彻底粉碎,人民逐渐居于主动地位,开始了战略上的,主攻方向是中原地区。中考资源网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板书)中考资源网
师:(结合课件)中考资源网1947年底,刘伯承、率晋冀鲁豫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的序幕。中考资源网(组织学生分析教材第13页《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示意图》)中考资源网刘邓大军的千里跃进战略,使统帅部一片震惊。中考资源网蒋介石立即调集重兵,前堵后追,并派大批飞机侦察、轰炸。中考资源网刘邓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先后跨越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汝河(可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小字部分)中考资源网、淮河等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于8月底胜利进入大别山区。中考资源网(组织同学思考“想一想”:刘邓大军为什么选择向大别山跃进?)中考资源网
生:(思考)中考资源网
师:(总结)中考资源网大别山位于南京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战略上最敏感而又最薄弱的地区;这里又曾是一块老根据地,人民容易在这里立足生根。中考资源网占据了大别山就可以东震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中考资源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中考资源网
与此同时, 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太岳兵团,开辟豫陕鄂区;陈毅、粟裕率领华东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中考资源网这三路大军呈“品”字形阵势,驰骋中原,展开大规模进攻。中考资源网其他各战场的人民也转入进攻。中考资源网战争的胜利年即将来到!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战争中,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基本概况。中考资源网第一目主要学习粉碎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中考资源网第二目主要学习孟良崮 战役的具体情况,内容比较简单。中考资源网第三目主要学习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基本情况,是本课的难点部分,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刘邓大军为什么选择向大别山跃进。中考资源网本课主要采取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即教师组织学生先阅读、思考和概括,教 师再予以总结补充的方式,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中考资源网
板书设计
第2课 转入战略进攻
一、转战陕北
二、孟良崮之战
三、千里跃进大别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