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我两次“流泪”为线索,明确刘爷爷和“我”的心愿分别是什么,感受刘爷爷的爱心,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式读书,在多次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特点,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语段的研读,让同学们体会刘爱欣爷爷用拾破烂挣来的钱供“我”上学的不易和艰辛,感受老人的无私与真诚,揣摩“我”对刘爷爷的无限感激之情。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去关心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我采用情境法、以读代讲法,在读中悟情,在读中得到感情的升华。学习中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典型的词句进行语言表达和片段描写的训练。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引,传递情感。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事情成功了一半,在开课时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因此,我采用抓住文章主线导入了重点内容的学习,提出“牵一发可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课文中几次写到‘我’流泪?原因是什么”勾画出相关语句。如此一来,既提炼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牵出了文章的主线,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悟情,感受人物心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对文章内容深理解和体验。教师要做一位领路人与学生共同置身于文本之中。
这一环节重点把握好人物对话,以及对“我”的内心感受的描写的句子,如“我不相信会有人给我写信,我愣了半天,才打开。”这句话点明了我当时的疑惑和意外, 表现了“我”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教学时指导学生细细揣摩,以此为范例,届时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人物的感受。”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从侧面感受人物的心灵和思想境界。梳理出 “我”两次落泪的相关描写。
三、品析语言,体味人物情感
这是全文的重难点部分,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听、说、读、写、思灵活运用,步入文章主线的学习。
第一次落泪
“那天,我哭了一夜。不过那是高兴的泪,第二天我就可以上学了!”
那年文中的 ‘我’才十岁,什么事以至于他整整哭了一夜?作者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此处应好好利用这一补白点,放手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换位思考: “十岁的‘我’正是无忧无虑、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年龄,却因为贫困,失去了这美好的一切??”‘我’将多么沮丧无助,多么彷徨和迷茫!
此时,学生已经与文本中的‘我’有了一定的思想共鸣,心沉入困顿之中。趁热打铁,大屏幕出示刘爱欣爷爷仅仅只有三句话的来信:小朋友,我从‘省希望工程’办公室那里了解到你的情况。我打算以后供你上学。先奇两百元给你交今年的学杂费。”信的内容简单明了,这不是雪中送炭吗?‘我’怎能不
敢动?‘我’的未来又有了希望。回头解“决我为什么哭了一夜”就不难了,我的不幸遭遇和幸运的遇到好心人都在泪水中得以宣泄。
接下来峰回路转故弄玄虚,让学生猜测捐钱资助‘我’上学的刘爱欣爷爷会是做什么的呢?
是企业家?
还是政府官员?
是大学教授?
还是领导干部?
待学生尽情猜想后得出结论:无论刘爷爷是做什么的,他一定是个有钱人。积聚了若干个猜想后蓄势待发,学习‘我’第二次落泪的相关内容。
第二次流泪
围绕‘我’第二次流泪,有四个关键句子,也是我的四个意想不到!
1、“我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来到了一个拥挤的大杂院,院里密密麻麻住着几十户人家。”
拥挤的大杂院、密密麻麻住着几十户人家。这些词说明刘爷爷并不富裕,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2、“刘爱欣?那个捡破烂的老头儿?”“什么?”我诧异了。
‘我’的反应引人深思。
3、“你是他干孙子吧?”“是??是!”
4、“怪不得呢!老刘去年就过世了,他临终还念叨:‘认了个干孙子,上省重点??’”
临终念叨的应该是自己最牵挂的人,这位善良的老爷爷一直到死都还牵挂着我。
种种情愫涌上心头,我的泪水一下子流出来了。
谜底揭晓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啊?通过理解,体会,朗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人物形象越发鲜活清晰高大。之后以“我流泪是因为—————引读训练”的形式反馈‘我’流泪的原因。
我流泪是因为资助我的人竟是个以捡破烂为生的老人;
我流泪是因为他把素不相识的我当成他的亲人;
我流泪是因为他临终仍然念念不忘我这个他引以为荣的人。
教师恰当运用课文和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发挥语文教材所特有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饱含深情,进入角色,正确理解文中寄寓的情和意,传情激情,文字就有血有肉会说话,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符号。
四、再次感动,升华情感。
“一个资助了我几年的老爷爷,一个自己条件那么艰苦却依然省吃俭用供我上学的老爷爷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走了,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他把他毕生的积蓄全都留给了我,用他那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扬起我理想的风帆,任我破浪前行!清晨,我来到刘爷爷的坟前,跪在地上,以孙子的名义点上了一支红蜡烛。烛光中,我仿佛看到了爷爷迎着寒风,冒着雨雪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走遍大街小巷;仿佛看到爷爷在别人的鄙夷和白眼中捡起一个个废弃的矿泉水瓶和垃圾罐;还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段导语后学生仿照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进行写话训练,实现先扶后放的教学理念。
最后,回顾全文,深入理解“心愿”的含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