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弈》教学案例

《学弈》教学案例

来源:独旅网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词.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在讲课文之前,先请大家看一篇笑话《跌》.

  2.师:我先给大家读一遍:《跌》 一人偶仆地,方起复跌,乃曰:"早知还有一跌,不起来也罢了."(读罢,生笑)

  3.师;大家笑了,说明大家看懂了.谁能给大家翻译一下

  生:一个人走路,偶然失足跌了一跤,就自己叹气说:"早知道还要摔这一跤,刚才不爬起来就对了."

  4.师:翻译得很好.这人说:"早知还有一跌,不爬起来也罢了."这种想法对吗

  生:这种想法不对,不能怕摔跤就不起来.做人应该不怕摔跤,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5.师: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比较一下,这篇短文有什么特点

  生:有些字与现代字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6. 师:这篇短文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涵着警示世人的道理.这篇文章选自《孟子·告子》.

  7.介绍孟子(略)

  二,读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 教师范读课文.

  师:朗读文言文,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本文朗读时,句中可作如下停顿:(略)

  2.教师领读三遍.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学生边读边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

  5.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6.找学生翻译课文.

  7.同桌互相说说故事内容.

  三,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生:其中一个人学"棋"时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外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但是他思想溜号了,一心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拉弓射箭把它射下来.由于第二个人学习时不专心,所以效果不如第一个人.

  2.师:大家从这篇课文中能总结出什么道理

  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3.师: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生:(略)

  四,练习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学生读文.

  2.找学生翻译课文.

  3.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说明什么道理

  生:(略)

  二,练习背诵课文

  三,课外扩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1.教师出示文言文笑话《执竿入城》.

  2.师:为了培养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老师又找了两篇文言文笑话.我给大家读一下《执竿入城》.(略)(读罢,生笑)

  3.师:大家笑了,说明大家看懂了.谁能给大家翻译一下

  生:鲁国有个人拿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起初竖着拿,进不去城门,再横着拿,还是进不去,他再也想不出什么办法.过了一会儿,来了个老头儿,对他说:"我虽说不是圣人,但是经历的事情可多了.你怎么不用锯子把竹竿从中间截开再拿进去呢 "这人依照老头儿的话把竹竿截断了.

  4.师:这个人按照老头儿的话把竹竿截断了带进城门去,你赞成他的做法吗 为什么

  生:我不赞成他的做法.我认为这个竹竿长,竖着拿不进去,横着拿不进去,可以换个角度顺着拿进去,不必截断.

  5.师:你给大家拿竹竿表演一下.(生表演)

  6.师:从这则小笑话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生:遇到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想办法,要培养自己开放的思维方式.

  7.师出示另一篇文言文笑话《上楼磨刀》.

  8.师:再给大家看一篇文言文笑话《上楼磨刀》.我给大家读一下.(略)(读罢,生笑)

  9.找学生翻译《上楼磨刀》.(略)

  10.师:这人把骆驼拖到楼上凑近磨刀石磨刀剥皮,他这种干法,为什么受到旁人的讥笑 你赞成这种做法吗

  11.生:因为他这样做很挨累.他没有想到有比他这种做法更好的办法.骆驼比磨刀石沉,他可以把磨刀石搬到楼下,凑近骆驼磨刀剥皮.这样会省很多劲儿,所以我不赞成他的做法.

  12.师: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不止一种,我们应开动脑筋,寻找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教师总结

  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四篇文言文,从这四篇文章中我们都悟出了一定的道理,可见我国文学艺术博大精深.

  我们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以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以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力争更好的进取精神去学习,生活和工作,去拥抱这个多彩的世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