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程度设计初步
一、本章内容介绍本章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初步知识,教材从计算机语言及分类入手,通过一些简单易懂的实例开始,分析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认识流程图的概念。还是结合一些简单的实例,教材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别介绍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先从日常生活中的流程开始入手,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出流程图。最后,通过数学问题、汉字输入法研究和冒泡排序法,较深入地学习程序设计的方法,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第一节 程序设计入门本课首先让学生了解二进制、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对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并对流程图有初步的认识。第二节 流程图本课从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习惯。认识几种常用的流程图图例及用法,并且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实例,让学生学习画流程图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本课结合生活中的顺序事件,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电子邮件的申请过程及常用软件安装的基本步骤,让学生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并进一步巩固流程图一节知识。第四节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本课通过电子邮件及生产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分析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并且通过练习,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第五节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本课通过生产中的循环事件,自然界的循环事件,以及数学问题中的循环事件,分析了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课后的练习,学生应该对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第六节 数学问题本课通过学生对小学奥数中出现的二个问题,以及高中数学中出现的阶乘问题的分析,使学生对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课文中还提供较多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更多的锻练机会。第七节 汉字输入法研究本课通过对汉字输入法的研究,引出计算机中较常用的算法--查找算法的概念,使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课后的几个练习,使学生懂得计算机软件的编制离他们并不遥远。第八节 冒泡排序法本课通过冒泡法基本思想的介绍和冒泡法算法过程的较为详细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编程是一个严密的过程,计算机的运行是一丝不苟的按照程序的要求来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条例性。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分为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下面就本章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的要求加以描述。1、知识性目标:·“a”表示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b”表示理解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c”表示迁移应用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2、技能性目标:·“a”表示模仿水平。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b”表示独立操作水平。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c”表示熟练操作水平。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1.知识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