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身边的物品一般都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的材料构成的。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金属、木头、塑料、纸、玻璃、布、陶瓷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二、哪种材料硬
4、材料的硬度可以用刻划的方法来比较,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5、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铁钉>塑料尺>木条>卡纸
6、金属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有许多重要的(用途)。
7、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8、铝的易拉罐,主要利用了金属有延展性的特性。
三、比较韧性
9、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10、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11、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四种材料中:塑料条的韧性最好,弯曲程度最大。
12、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13、我们身边的塑料制品有(塑料桶、塑料盆、塑料尺、雨衣、雨伞、塑料袋)
14、认识循环利用的标志。
15、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的人工材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四、它们吸水吗
17、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18、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四种材料中: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金属最弱。
19、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蔡伦。能用来造纸的材料有:树木、草等。
20、古代造纸过程: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模抄纸、晒干成纸。
21、纸的特性:软、易折、透光、能写字画画,容易燃烧。
22、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纸的什么性质?
信封:轻、可印刷 档案袋:轻、柔韧、可印刷 纸巾:柔软、吸水
书本:轻、可印刷
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2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材料有关。
24、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
22、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坚硬)、(容易加工)、(具有柔韧性)、(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23、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木头的什么性质?
筷子:坚硬、轻便 船:能浮在水上
桌椅:容易加工、坚硬、具有承重力 桥墩房梁:坚硬、具有承重力
六、砖瓦和陶器、瓷器
24、砖的主要用途是(砌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25、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26、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也必须经过烧制。
27、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七、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28、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出现是科技的一种进步
29、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0.根据实验现象,用沉浮用箭头、其余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