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灰姑娘的时钟

来源:独旅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把握对议论文的语言的要求:准确、严密、生动。所谓准确,就是用词恰当,要合乎实际、合乎语法、合乎逻辑;所谓严密,即用词语要周到,简洁明快,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所谓生动,即要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把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活泼有趣,使人读来有兴味,而不枯燥乏味。

  2.理解课文从熟知的有趣的故事中引发出的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论述方法。

  3.学习分析作者怎么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逐步推论,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写作特色。

  教学建议

  思路结构

  如果对全文进行分析,可以将课文分为两部分,那么,上面选文就是第一部分,也是全文提出的两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即从灰姑娘的失约而论证中途报时的时钟的存在,这是第一部分的含义。

  灰姑娘为了约定不得不离开渴望已久的舞会,而且"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暇顾及,就慌慌张张地奔出城堡"。尽管如此,她还是受到了惩罚。为什么对她如此严厉呢?这为下文设下伏笔。

  上文第三段的末句写到"不过仔细想一想,这故事似乎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无论是对童话故事也好,约定也好,时钟也好,实质上是对时间的思考,这是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主要是写,由对中途报时的时钟的有无展开论证,并证实确有其钟。它最早出现于公元1300年前后的欧洲各地修道院,14世纪中叶出现于欧洲的公众场所。

  第三层主要是写,由对有没有15分钟响一次的时钟的质疑,而论证灰姑娘确实在宫廷内听到,而且是室内座钟的报时。

  结构内容

  课文根据提出的两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12段)由灰姑娘失约的问题而论证时钟的存在。

  第一层(1-3段)对约定的时间的思考。

  第二层(4-6段)由对中途报时的时钟有无的质疑而论证时钟的存在。

  第三层(7-12段)由对有无每隔15分钟项一次的时钟的质疑,而论证灰姑娘确实在宫廷内听到了这样的钟响。

  第二部分(13-18段)由对童话的质疑而论证时间的意义。

  第一层(13段)对以约定的时间为主要情节的故事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质疑。

  第二层(14-16段)论述时钟对人的影响及其意义和作用。

  第三层(17段)由对时钟的论证,考证了童话"灰姑娘"产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

  第四层(18段)引证灰姑娘失约误时的错误,归结时间的重要意义,提出论点"时间等于金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并把握议论文对语言的要求:准确、严密、生动。

  2.分析作者怎么样从故事中提出问题,逐步推论,进而最后得出结论的写作特色。

  3.学习通过分析、归纳提炼论点这一最基本、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

  第 1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