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确定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受理与开庭审理等步骤。申请劳动仲裁的申请人需要提交申请书、被申请人和申请事项等相关信息,若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将予以受理,并进入开庭审理程序。最后,仲裁委员会将作出仲裁裁决。
法律分析
以下是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1.确定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并向其提交仲裁申请书。该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的信息、被申请人的信息、申请事项、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2.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就会予以受理。反之,则不会受理。
3.案件被受理后,仲裁委员会将进行文书送达等准备工作,然后才会进入开庭审理程序。
4.审理结束后,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作出仲裁裁决。
拓展延伸
申请劳动仲裁的条件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申请人应符合一定的条件,否则其申请将无法得到受理。
首先,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必须存在劳动争议,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福利等发生纠纷。
其次,申请人必须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已建立劳动关系,被申请人则是用人单位的雇主或者负责人。
此外,申请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能够进行法律行为。
最后,申请人必须依法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如工资单、劳动合同、规章制度等。
若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不符合上述条件,或者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申请,则其申请劳动仲裁将无法得到受理。
因此,申请劳动仲裁的申请人应确保其符合上述条件,否则将无法享受法律规定的仲裁权益。
结语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遵循规定的流程。首先要确定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并向其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的信息、被申请人的信息、申请事项、事实和理由等内容。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就会予以受理,否则将不会受理。一旦案件被受理,仲裁委员会将进行文书送达等准备工作,然后才会进入开庭审理程序。在审理结束后,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作出仲裁裁决。因此,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十分重要,申请人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第二十四条: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第二十: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