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没有权利罚款扣薪资。在公司制度中不能有扣薪资的条款,即使有也是无效的。公司没有罚款的行政权力,也不能随意扣薪资。但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扣除劳动者薪资,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薪资的百分之二十。薪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薪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薪资中扣除。公司对员工是没有罚款的权利的,但是如果是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是可以要求员工赔偿的。
被公司克扣薪资的处置办法:与公司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员工常常会担心自己的举报或提起仲裁会使自己面临一些风险,例如用人单位可能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印象,甚至可能想办法将自己解雇。应该说所有的维权行为都会面临一些风险,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权益,并留意搜集各种证据,包括证明自己在此用人单位工作过,以及该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员工的薪资的事实等等,以便自己在劳动争议中获得有利地位。被公司克扣薪资的处置办法:与公司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到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薪资支付暂行规章》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薪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薪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章可以从劳动者薪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薪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薪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薪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薪资标准,则按最低薪资标准支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