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服刑期间父母如何看待回家问题?

服刑期间父母如何看待回家问题?

来源:独旅网

服刑期间父母去世可以回家,但需遵守监管纪律、遵纪守法、积极劳动改造、节约原材料、进行技术创新、积极预防灾害事故等,同时需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

法律分析

可以。

服刑期间父母去世可以回家,但是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的条件:

1、遵守监管纪律;

2、遵纪守法,防止违法犯罪活动;

3、积极劳动改造,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4、节约原材料或者爱护公共物品;

5、进行了技术创新或者传授生产技术;

6、积极预防或者消除灾害事故;

7、其他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

拓展延伸

父母对服刑期间子女回家问题的关切和应对策略

父母对服刑期间子女回家问题的关切主要体现在对子女的安全、心理状况和未来发展的担忧。他们可能担心子女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可能面临的社会歧视和就业困难。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父母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他们可以积极支持子女的心理康复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和适应能力。其次,父母可以与社区组织、就业机构等合作,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指导,为子女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此外,父母还可以通过家庭关爱和理解,让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通过这些关切和应对策略,父母可以为服刑期间子女回家问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结语

积极回应服刑期间子女回家问题,父母的关切与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为了确保子女的安全和未来发展,父母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支持心理康复、职业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指导,以及通过家庭关爱和理解帮助子女重新融入正常生活。这样,父母可以为子女回归家庭和社会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五十七条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或者记功:

(一)遵守监规纪律,努力学习,积极劳动,有认罪服法表现的;

(二)阻止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

(四)节约原材料或者爱护公物,有成绩的;

(五)进行技术革新或者传授生产技术,有一定成效的;

(六)在防止或者消除灾害事故中作出一定贡献的;

(七)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贡献的。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在服刑期间一贯表现好,离开监狱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监狱可以根据情况准其离监探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