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描述了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包括逃避侦查或审判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但未被立案的情况。这些情形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法律分析
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一、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
二、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
二、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结语
以上是关于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情形包括逃避侦查或审判、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但未被立案等。对于这些情形,不受追诉期限限制,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形
追诉时效的例外,是指规定以外的情形,即不受规定的约束,追诉时效的例外,是指犯罪人具备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则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任何时候刑法都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情形。
追诉时效的例外有两种情形:
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追诉时效的概念是什么
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国家对犯罪人行使刑罚请求权或刑罚执行权的有效期限。据此,刑法中的时效可以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两种。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行刑时效,则是指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对判处刑罚的犯罪人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时效,仅指追诉时效,而不包括行刑时效。
我国《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一规定基于追诉时效期限的长短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一致之精神,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确定了四个不同档次的追诉时效期限。
法律依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