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采取的是二审终审制。二审是最终的审判。
如果是对一审不服的,可以上诉,但是对二审不服的,是不能上诉的。二审是一个的审判程序,不是重审程序。
但是如果是一审或者二审的判决生效以后,发现原先的审判有误,可以主动发起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当事人对生效的判决不服的,也可以向或进行申诉,由他们按照相应的程序发起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
一、民事诉讼几次最终审判
民事诉讼两次最终审判。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案件,通常经由一审和二审就已经终局了。一审人民重新作出判决,不服第二次一审判决的,还有权上诉,二审不能再发回重审,必须作出判决,对二审判决不服的,不能上诉,可以直接申请上一级再审。
二、刑事案件二审多长时间结案
刑事案件,结案一审一般6个月内办结,二审、再审2个月。情况特殊可以延期。一般情况下,适用第一审诉讼程序审结后的判决,在上诉期间,是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结后的裁判,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但是,任何规则都有例外,我国刑诉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就是二审终审制的例外。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可以通过当事人的申诉或者的抗诉等提起。同时,当事人以申诉的方式启动审判监督程序需要满足以下时间的要求:(一)人民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2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二)超过2年提出申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1、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2、原审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提出申诉,人民未受理的;3、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调查收集,人民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