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未按时发放工资的法律问题

未按时发放工资的法律问题

来源:独旅网

拖欠工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单位主要负责人可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6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数额较大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判罚金,并处罚主管人员。如在公诉前支付工资并赔偿,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有能力支付工资而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情节严重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以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判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六条【破坏生产经营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拓展延伸

工资拖欠引发的法律纠纷

工资拖欠引发的法律纠纷是指雇主未按时支付员工工资所引发的法律争议。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雇主有义务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如果雇主未能履行这一义务,员工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种纠纷中,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以及相关的赔偿。同时,雇主可能面临罚款、赔偿金和法律责任等后果。为了避免工资拖欠引发的法律纠纷,雇主应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定,确保按时支付员工工资,以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企业形象。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6条,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行为,数额较大且造成严重后果,将受到法律制裁。单位犯罪时,对单位判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如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十【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工资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工资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