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肿瘤科规培出科试题

来源:独旅网
肿瘤科规培出科试题

姓名: 科室 : 得分:

一、选择题

1. 判断直肠癌侵润深度最敏感的是:( ) A. CT B. MRI

C. 腔内超声波检查+CT D. 腔内超声波检查 E. CT+MRI

2. 抗肿瘤药物之所以不能根治肿瘤的原因:( ) A. 肿瘤细胞负荷太大

B. 细胞动力学中,有G0期细胞存在 C. 耐药性产生,肿瘤细胞不敏感 D. 免疫力低下,不能接受反复化疗 E. 剂量不够大

3. 下述那项不属于Tumbull倡导的\"无接触技术\"的内容:( )

A. 广泛切除相应淋巴结 B. 结扎肿瘤两端肠管 C. 广泛切除相应肠系膜 D. 先结扎相关动脉 E. 最后游离结肠

4. 下列哪一种不是食管癌的X线分型:( ) A. 溃疡型 B. 蕈伞型 C. 缩窄型 D. 浸润型

E. 髓质型

5. 上颌窦癌术前放疗下列中的哪一项不是禁忌症:( )

A. 肿瘤侵犯鼻咽筛窦 B. 肿瘤侵犯颅底 C. 肿瘤侵犯眼眶 D. 肿瘤侵犯鼻中隔 E. 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6. 鼻咽癌最常见的首见体征是:( ) A. 霍纳氏征 B. 鼻唇沟变浅 C. 眼球活动障碍 D. 鼻咽肿物 E. 颈部肿块

7. 下面关于剂量建成区的描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 从表面到最大剂量深度区域称为剂量建成区 B. 由于以上两个原因,造成在最大电子射程范围内,由高能次级电子产生的吸收剂量随组织深度增加而减少

C. 在一定深度(建成区深度)以内,总吸收剂量随深度而增加

D. 高能次级电子要穿过一定的组织深度耗尽能量后才停止

E. 当高能X线入射到人体或体模时,从体表或皮下组织产生高能次级电子

8. 早期胃癌多采用下述何种分期方法:( ) A. 德国分期法 B. 美国抗癌协会分期法 C. 日本提出的分期法 D. 澳大利亚分期法 E. 国际抗癌联盟分期法 9. 恶性肿瘤特性中错误的是:( ) A. 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扩散的生物学特性 B. 低分化鳞癌生长快,早期可出现转移 C. 恶性肿瘤均可以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 D. 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的速度和范围不同

E. 高分化鳞癌可以长期局限于局部

10.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 A. 既往有睾丸结核 B. 睾丸炎症 C. 病毒感染 D. 与放射线照射有关 E. 隐睾或异位睾丸

11. 上颌窦癌的治疗原则近年来通常采用:( ) A. 动脉化疗+开窗刮除肿瘤 B. 化疗+手术 C. 手术+化疗 D. 放疗+手术 E. 手术+放疗

12. 防止抗肿瘤药物局部栓塞性静脉炎的方法:( ) A. 局部热敷 B. 滴管内快速滴入 C. 局部%普鲁卡因封闭 D. 局部冷敷

13. 下列症状中哪一个不是鼻咽癌的症状:( ) A. 眩晕 B. 头痛 C. 耳鸣 D. 面麻 E. 鼻堵

14.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机理:( ) A. 细胞毒药物,影响DNA的复制 B. 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 C. 免疫调节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D. 直接杀伤乳癌细胞 E. 药物性垂体切除术

15. 霍奇金氏淋巴瘤放疗后,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常见的后遗症:( ) A. 放射性肺炎 B. 放射性心包炎 C. 放射性脊髓炎 D. 放射性肝炎 E. 性功能障碍

16. 下列中哪一个不是加热使细胞失活的机制:( )

A. 细胞浆内溶酶体的损伤 B. DNA损伤 C. 细胞膜的损伤

D. S期的细胞对加温治疗最敏感 E. 蛋白的热损伤

17. 炎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原则:( ) A. 化疗→手术→放疗 B. 放疗→手术→化疗 C. 放疗→化疗→手术 D. 手术→化疗→放疗 E. 手术→放疗→化疗

18. 肺癌的病理类型中哪一个最多见:( ) A. 大细胞癌 B. 腺鳞癌 C. 腺癌 二、判断题

D. 鳞状细胞癌 E. 小细胞未分化癌

19. 单用化疗药物,可使下列哪种肿瘤获得治愈的机会最大:( ) A. 肾癌 B. 多发性骨髓瘤 C. 卵巢癌 D. 绒癌 E. 小细胞肺癌

20. 紫杉醇的抗肿瘤的原理为:( ) A. 经脱氧胞嘧啶激酶活化,作用于S期。 B. 促进微管拆卸,导致微管的分解 C. 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导致DNA的损伤 D. 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影响DNA的损伤 E. 促进微管的聚合,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

1. 管癌体外照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和穿孔。( )

2. 乳腺癌术前化疗的优点是:可以直接判断肿块是否缩小,可以使不可手术者成为可手术者,为保留乳房创造条件。( )

3. T1-2N0期舌癌应以外照射为主。( ) 4. 大剂量顺铂输注常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 5. 阿霉素的终身累计剂量是350mg/M2。( ) 6. 紫杉醇是治疗晚期乳腺癌及卵巢癌的一线药物。( )

7. 于浸润至粘膜下层的早期胃癌,由于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仅行D1根治术即可以达到根治目的。( )

8. 炎性乳腺癌在病理形态方面的特点是:大量炎性细胞及肿瘤细胞侵袭乳腺。( ) 9. 病人的营养状况和有无贫血都不能影响放射治疗的疗效。( )

10. 外科在治疗过程防止肿瘤转移多采取锐性解剖,切忌钝性分离,以减少播散,先处理输出静脉,后处理动脉。(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满分20分,每小题5分) 1. 潜在致死损伤:

2. 细胞周期:

3. 多药耐药性:

4. 晚反应组织:

四、简答题

试述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科规培出科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名词解释

1.如有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损伤就可以修复;如果得不到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这种损伤将转变为不可逆的损伤,从而使细胞最终丧失分裂能力。

2.是指癌细胞从DNA合成前期开始到有丝分裂完成的整个过程,称之为细胞周期。

3.一旦肿瘤细胞对某一药物抗药时,对其它一些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也不同的药物也具有抗药性,即多药耐药(MDR)现象。研究发现这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mdrp)及由它们调控的P-糖蛋白有关。p-gp实际上是一种跨膜蛋白,能够通过ATP将药物从细胞内泵出。

4.更新慢的组织属于晚反应组织。一些已经分化的缓慢更新器官的损伤的表面是晚反应。晚反应组织受照射后的损伤往往由邻近细胞的复制--功能细胞进入分裂周期来代偿的。 四、简答题

、肿瘤的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是指对一般人群消除或降低致癌因素,促进健康,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戒烟,2)合理膳食,3)节制饮酒, 4)免疫接种,5)防止职业癌,6)健康教育健康促进。2、肿瘤的二级预防(即发病学预防)是指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筛检癌前病变或早期肿瘤病例,从而进行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其措施包括筛查和干预实验。3、肿瘤的三级预防是指对现患肿瘤病人防止复发,减少其并发症,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以及减轻由肿瘤引起的疼痛等措施,如三阶梯止痛、临终关怀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