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诗经》教学反思洛阳幼儿师范学校赵付州

来源:独旅网
《诗经·卫风·氓》教学反思 洛阳幼儿师范学校 赵付州

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同学们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对知识进行彻底、有效的掌握。这节课教学过程中优点主要是:教学环节紧凑、完整;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比较。但同时我也有自己的缺点,主要是没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引导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教师,必须有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并用最大容量的文学文化内涵充实自己的课堂,帮助学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发现文本本身的美,进而从美感感受中感到趣味。

正确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全部的语文教学活动都必须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服从者。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站在与文本作者平等地位上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启发和培养学生朴素的同情与悲悯情怀。

充分重视学生的预习环节,学生能够与老师在了解课文以及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展开充分讨论和交流,形成思想的碰撞和共鸣。学生在理解和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新颖而有深度的见解,争取充分利用这样自然生成的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更多帮助。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手段,通过朗读、听录音、自读,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让学生去获取美感,陶冶情操;直观地把知识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去体会女主人公是怎样经过恋爱,结婚到离婚。恋爱时的幸福,结婚后的痛苦,离婚后的悲惨。经过这一切后,觉醒的女主人公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二三其德的“氓”。同时教育学生,现在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虽大大提高,但男女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在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散读、朗读、等多种方式,在诵读中感悟《诗经》民歌质朴的语言风格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自学中整体感知女主人公从结婚、婚变到决绝,从少女到弃妇的不幸遭遇。

鉴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情况,我觉得本诗的课时安排两节较为合适。这样,学生在朗读、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因时间紧,教师过分讲授的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