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桌有多长教案1 北师大版

来源:独旅网
课 题 课桌有多长(认识厘米)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 PPT、尺子。 一次备课 联系生活,引入概念 师:学校要添置一批新课桌,工人叔叔需要知道我们课桌的长度。你能利用身边不同的物品量一量,把结果告诉他们吗? 生:课桌有( )本数学书那么长。 师:同样长的课桌边,为什么你们说的数都不同呢?工人叔叔要以谁的为准呢? 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认识尺子。 ①投影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尺子,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即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认识刻度0、刻度1、刻度2等,认识厘米,使学生对尺的认识更加深刻。 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二次备课 ②认识1厘米 指出: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也可写作cm。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尺上1厘米的长度。 组织讨论: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相互说,指名说。 ③建立1厘米的表象。 先指导学生用手指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再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也可以在教室里找一找。 ④认识几厘米。 引导认识2厘米,5厘米有多长,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2厘米和5厘米哪个长一些?你还知道其他的几厘米吗? 学习测量方法。 ①出示一支铅笔。 你怎么来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②PPT出示4只小熊测量铅笔。 你发现了什么? ③那应该怎么测量呢?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线,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④怎样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基本训练,巩固概念。 估一估,量一量。 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 练一练 第五题。 怎样用断尺画出一条长6厘米的线? 刻度尺上从几到几是5厘米。 作业设计 量一量再填 橡皮长( )厘米。 数学书长( )厘米,宽( )厘米。 板书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