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来源:独旅网


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与《江苏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努力构件学校艺术教育体系,特制定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二、发展目标

1、保持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达到100%。

2、设置艺术类选修内容,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

3、加强培训,到2012年确保35岁以下教师人人有一项手艺,个个精通一们艺术。建设一支能基本满足各级各类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又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的教师队伍。

4、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地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5、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全校性艺术活动,每年全校性的、面向社会的大型艺术活动不少于一次。

6、逐步加大经费投入,普及现代化的艺术教育技术手段,至2010年使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器材和设施完全达到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

7、至2012年前,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课程与教学

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验、推广和实施国家、省市艺术课程标准。全部使用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为了保证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研科研机构及艺术教师积极参与艺术类课程教材改革实践,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做好舆论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艺术课程改革。艺术课程改革应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发展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艺术文化素养,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要充分利用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标准实施的契机,开足开齐艺术类课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要加强艺术课教材的使用、开发和管理工作。首先要用好教好部编、省编教材;其次要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开发符合条件和自身需要的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校本艺术教材。按照国家、省市计划至2010年,基本实现基础教育阶段艺术课教材的

现代化、多样化。

3.艺术课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勇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学习和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形式的现代化、多样化,拓展艺术教育的空间,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

4.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技能的掌握和认知的水平评价的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另外,还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校的教学决策进行评价。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艺术课程评价体系。

(二)课外艺术活动

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要考虑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学生提高的愿望。

1.学校将加强对课外、校外艺术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制定相应的法规,使之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和《学校课外艺术活动指导纲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学校艺术活动实施细则。要认真组织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每学年评选出校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将评选出一定数量的艺术成果参加面向社会的大型艺术活动,以推动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2.积极开展课外、校外文化艺术活动。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结果。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班班成立各种艺术活动小组,人人参加组织活动。要充分发挥社会文艺团体和艺术家的作用,帮助学校开展艺术活动,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除单项艺术活动外,学校争取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艺术节,每学期举办一次大型艺术活动(如童话节、发明创新节、读书节、书画节、音乐节等等)。

3.课外、校外艺术活动要和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美化学校与社区文化环境的活动。要利用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发挥学校文化环境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

4.学校要根据经济基本状况加大学校文化艺术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学校开展学生艺术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场所,争取社会各界和家长的支持,积极开展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历史原因,艺术教师数量不足,广大教师艺术素质亟待提高,学校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艺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1.至2011年,学校要尽可能配齐专职艺术教师,要改造学校艺术教研组织。

2.要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坚持基本教学计划的同时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和内容,减少课程门类,拓宽口径,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要结合教师艺术素质结构具体情况,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文化课程与艺术课程、教育

实践课程与艺术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将德育和美育渗透到文化和专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3、要加大艺术教师的培训力度。培训应以全体艺术教师为目标,以骨干教师为重点,2009-2011年要通过各种途径壮大艺术教师队伍,使艺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要保证35岁以下或三分之一以上教师接受培训,进一步加强艺术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至2012年培养出一批学校艺术教育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艺术教师队伍。

4、学校对艺术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专职艺术教师在职务评聘、工资、奖励等方面,应享有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

5、要积极借助家长、社会力量,可以广泛聘请社会有一技之长、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一定的艺术指导水平的人员来校从事教学辅助工作。

(四)教育科研

科学研究是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目前学校艺术教育中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学校对艺术教育的科研工作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1.艺术教育科研要抓住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在应用研究上下工夫。教科室应对学校艺术教育的研究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建立相应的课题组不断坚持学校艺术教育研究。教科室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及时推广优秀成果,并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在科研中,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社团、学术刊物的作用,广泛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2.应充分发挥广大艺术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并引导艺术教师多渠道开发研究课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课题宜小不宜大,要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

3.要通过2-3年的实验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艺术教育的途径。

4.图书室、阅览室要购买、征订相关艺术教育刊物,要为广大教师艺术教育研究提供有效保障。

(五)现代教育技术

大力提高艺术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和艺术课程的整合,拓展教师和学生获取艺术及相关信息的手段及选择的范围,是大幅度提高教育质量,在艺术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l.充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艺术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至2009年所有教师均能利用网上及远程教育艺术教育资源、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2.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需要,运用艺术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四、管理与保障

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不断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确保学校艺术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加大对学校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器材配备,是保证学校艺术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1.有专人负责学校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由一名校级领导负责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2.加强学校艺术教育法规建设。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职责范围,制定并完善学校艺术教育规章制度,并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估工作之中。

3.学校应设置符合教学需要的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加强艺术课程学生用品的管理,逐步完善审查推荐制度。实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繁重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全校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实现本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而不懈努力,为开创海州实验小学艺术教育的新局面作出新的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