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来源:独旅网
第1期第82页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高职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朱旭蓉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多层次、多样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 合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其中原因,探讨了如何实现多元利益的均衡和协调,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措施。 关键词:多元利益;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l674.2346(201 1)01—0082—04 近年来,我围经济步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对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高 速增长,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问。如何抓住机遇,不被社会 发展所淘汰,将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水平和特色,就要深入推进产学研合 作,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内涵建设。校企之间进行长效合作,最终实现各利益群体的均衡和 协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l 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和问题 产学研合作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热点问题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形成了一 些产学研合作模式,但在合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的3个主体来看,一是高职院校定 位不足,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有些高职院校认为自己的科研实力无法跟本科院校相比,而在科研工作上 却步不前;有些高职院校在产学研联合过程中一味地要求企业为学校服务,为学校提供设备、资金、场 地等各方面的支持;有些高职院校则仍然停留于理论教学而忽视科研和实践工作等。二是企业热情不高, 参与度不广。由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很多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意义认识不深刻,甚至有些企业 认为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是种负担,学生到企业实习等于让企业免费培养新人。三是政府角色定位不明, 作用乏力。虽然政府也积极提倡产学研合作,但其组织协调作用发挥得并不明显,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 律的保障与激励,导致产学研进展缓慢。四是产学研合作稳定性较差、规模较小、深度较浅、涉及面不 广。产学研合作3方各自的缺陷造成其合作多属于短期合作,甚至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没有长期的规 划。合作的层次也较浅,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定岗劳动,项目设置单一,实效性差,技术含量不高。合作 的企业数量少,区域范围狭窄,各高职院校和各专业之间存在不均衡。合作的总体规模较小,有的合作 依赖于合作方的私人情感,而不能形成持续长久的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也流于形式。 2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 原因是没有形成一个长效的合作机制,不能确保各合作主体的利益均衡,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收稿日期:2010—01—10 基金项目:2009年宁波市高校产学研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9CB17】 作者简介:朱旭蓉,女,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浙江宁波315211)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期第83页 2.1政府层面 1)指导力度不够,宏观调控不足。在产学研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其协调和指导的作用,为学校和 企业双发搭建合作的桥梁和平台。而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显得非常无力,教育主管 部门基本上是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唯一推动者,而学校成了主角,它在整个产学研合作中扮演着 发起者、策划者、组织者、协调者、实施者等诸多角色。仅仅依靠学校单方面自发的努力,无法维持长 久、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激励保障措施。尤其是在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就需要依靠政府这 ~权威的外界力量,发挥行政职能,效仿德国双元制等方式,强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将其作为企业评 估的条件之一,同时,出台政策明确企业 教育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在要求企业参与教育的同时, 对其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行为进行奖励或给予税收优惠等,以保障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 3)缺少资源和资金的支持。开展产学研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学生进入企业 实习包括活动开展前的校企联系、开展中的对学生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管理、突发事件的协调和处理以及 后;f』J的总结等。同时,学校和企业联合研发需要投入资金,而学校和企业都无法独自承担这一成本和风 险。我国目前没有像有些国家那样建立专项的资金或基金,专门用于投入产学研教育活动,导致产学研 活动无法全面深入开展。 2.2学校层面 1)缺少服务的主动意识。虽然产学研合作已成为广泛研究和议论的主题,但在高职院校中仍有不少 教师只顾教学,而不顾产学研三者的结合。在封闭的模式下,教师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而不注重企 业和社会的需求,不结合企业进行科学研究,导致教学工作无法与时俱进,科研工作无法满足企业的需 求,制约了校企合作。 2)缺少相应的服务能力。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还没有做到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为导 向,存在盲目和跟风的状态,与当地企业需求及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 资队伍不具有解决技术难题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利于产学研合作,缺乏双师型教师。 3)缺少相应的管理体制。首先,传统的教学体制不符合产学合作的教学模式。其次,大部分学校没 有专门的产学研合作管理部门。第三,对教师的产学研合作考核制度不够完善。第四,学生分散到不同 的企业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活动,其实习成绩难以统一考核,实习过程较难跟踪管理等。 2-3企业层面 ’ 1)缺少合作意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没有法律规定企业有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责任,企业 不需要投入就可以获得人才的现状导致了许多企业不愿意为教育提供人力物力。 2)缺少合作需求。我国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其利润的获取主要是依靠简单的劳动,发展较快 的企业也只是依靠消化国外的技术、引进先进的设备,而社会上流动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现在的要求, 因此,企业对技术的研发、人力资源的开发缺少内在的需求和动力。 3)缺少合作利益。我国的企业虽然而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但进行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企业要提供实 习场地、设备、挑选员工为学生实习进行指导,这些人力物力的开支无法得到补偿,另一方面,进行科 学研究需提供仪器、设备、资金开支等,还需要承担研究失败的风险。企业不能获得及时的经济效益, 自然认为产学研合作是无利可图的事情不会重视。 3建立高职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探索 3.1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促进保障机制 1)健全组织协调机制。要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政府就应发挥其在规划和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 推动该项合作顺利开展。应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负责产学研合作的专门机构,负责信息的发布、平台 的搭建、矛盾的处理,激发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为双方的深入合作提供便利。 2)健全法律政策保障机制。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群体,要确保其深入开展,政府 第1期第84页 朱旭蓉:高职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除了统筹协调之外,更须建立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体系。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 规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如美国分别于1963年和1968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案》和《职业教育法修正 案》,规定企业有法律义务向职业教育投资。德、日、英、法、韩和新加坡等国政府都通过立法等要求鼓 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我国虽然也于2008年1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原则性地 规定了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但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应尽快完善现有的政策 法律体系,出台法规,明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相关的 激励与惩罚措施,如税收倾斜政策等,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 3)健全经费投入 利益补偿机制。国外经验表明,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对校企双方的经费投 入和补偿是非常重要的。如美围于1965年通过了《1965高等教育法》,开始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式的学校事实财政资助等。我国也应将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所必需的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范围内,设 立产学研合作的专项政府基金,对于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者可以给予奖励,激励各方为产学研合作做出 贡献。 3.2校企合作,完善产学研长效机制 1)设立适应岗位能力体系的课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的文化课、专业课和职业道德课程都应该 从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从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出发,邀请企业的管理层与学校一起 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规划,从而保证课程的设置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2)打造优秀的双师队伍。高职院校要打造优秀的双师队伍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从企业聘请专家作 为兼职的专业教师,二是派遣专业教师下企业。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企业支持。教师进入企业挂职 锻炼,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零对接,杜绝纸上谈兵现象,真正培养出企业需求的人才,还可以 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动态和方向,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同时,教师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与企 业的技术人员合作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为企业创造直接的价值。 3)弹性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_『:学交替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而弹性化的顶岗实习和订单 培养是:[学交替,解决学生就业,缓解企业后顺之忧的两种重要途径。第一,弹性化的顶岗实习,既解 决了企业在生产旺季用 I 问题,也为学生落实了实习单位,实现了企业、学生、学校三赢。第二,订单 培养能够解决企业埘人才的定向需求,也能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但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订单培养 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因此,订单培养周期要短,前期可进行常规的专业教学,后期应进行钊‘对订单要 求的教学。 4)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和企业在政府协调下,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 共享”的原则共建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而言,可以为企业创造生 产价值,对学校而吉,可以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供学习的场地。 5)建立产学研联盟。产学研联盟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要技术依 托,政府、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为辅助力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 创新联盟,它能够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强化高等院校教师的研发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过10年的发展,拥有了庞大的队伍,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也面临着选择和淘 汰,在这个是机遇又是挑战的阶段,高职教育必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审时度势,加大改革力度,努力 发展符合多方利益的新模式,才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明威.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借鉴探索 .陕西]: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75—78. 【2]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 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46—48. 【3】邓志辉,王兆奇,赵明威.高等职业教育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高等职业教育,2010 (4):82.86. 201 1年3月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1期第85页 【4]孙颖楷,黄子蕴,张品品.探索产学研创新联盟长效合作新模式——以J 东白色家电产学研创新联盟为例【J].中国科技产业 2009(12):78—80. [5】谢慧I ,夏亩生,王武,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约因素及保障机制[JJ.安徽师范火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484—487 On Long—term Mechanism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Higher v0cational Education ZHU Xu—rong Abstract: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for higher voca— tional education to cultivate skilled talents of multi—levels and diversit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con— dition and problems ofth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analyzes the causes within and discusses the me— asures to realize the balance and harmony ofpluralistic interest and to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ofthe CO・- operation between 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pluralistic interest;the cooperation ofproduc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long-term mechanism (责任编辑:陈超拔)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lI…:一:…一…_l一…一l_…一:一:一一一一一: 彩通:活力“忍冬红"主导20 1 1年流行色 据彩通(Pantone)的报告,其l8-2120的忍冬红(Honeysuckle)将成为本年度的流行主导色。忍冬 红是活泼、偏红的粉红色,带有鼓舞、向上的感觉,赋予人们勇气,以热情与活力来面对生活的烦扰。 “在充满压力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振奋精神。忍冬红是一个迷人、激励的颜色,阻挡忧郁来 袭,”彩通色彩研究所(PantoneColorInstitute)执行董事LeatriceEiseman表示,“忍冬红正面的特质,来 自其母色——红色。红色是色谱上最具体、情感上最生气勃勃的色调。” 穿着忍冬红色会让肤色产生健康的红润感,非常适用于女装、配件和彩妆,以及男性的领带、衬衫 与休闲服。在居家应用上,忍冬红色图案的枕头、床单、小厨具及桌上配饰可以为室内空间带来一抹生 气,更有甚者,将起居室、厨房或走道的整面墙都涂上忍冬红色,会有活力爆浆的效果。 事实上,很多品牌都很青睐这个颜色,从美国的高阶品牌Cynthia Steffe到H&M,都在今年春季成 衣中加入了忍冬色。(信息来源:http://textile.245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