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无耐力的护理目标
一定义
个体耐受日常需要的或希望进行的活动的生理能力的降低(Magnan,1987)。
注:“活动无耐力\"是描述身体状况下降的个体的诊断性判断。这类个体可以进行增加体力和耐力的治疗。“活动无耐力\"与“疲乏\"不同,因为活动无耐力可以通过休息而解除,并且其预期目标是增强对活动的耐受力。如果护理诊断为“疲乏\",其预期目标是帮助个体适应疲劳,而不是增强耐力。
二诊断依据
1主要依据(一定存在,一项或多项)
活动中:虚弱;头晕;呼吸困难;
活动3min后:头晕;呼吸因难;精疲力竭;呼吸频率>24次/min;
脉率>95次/mino
2次要依据(可能存在)
面色苍白或发绀;意识模糊;眩晕。
三相关因素
任何因素,当影响供氧导致身体状况下降或产生超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能量需求时,都会引起活动无耐力。常见因素列举如下。
1病理生理因素
1.与供氧系统受损有关。见于①心脏方面: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疾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呼吸方面:慢性梗阻性肺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不张。循环方面:贫血;低血容量;周围动脉疾病。
2.与代谢需求增加有关。见于:(D急性或慢性感染:病毒感染;肝炎;单核细胞增多症。0内分泌及代谢紊乱。慢性疾病,见于:肾脏疾病;炎症性疾病;肝脏疾病;骨骼肌疾病;神经性疾病;
癌症。
3.与能量来源不足有关。见于:肥胖;饮食不足;营养不良。
4.与氧气运输障碍有关。见于:低血容量。
2治疗因素
与代谢需求增加有关。见于:外科手术;治疗计划;诊断性检查。
3情景因素(个体的,环境的)
1、与卧床造成身体状况下降有关。
2、与抑郁、缺乏动力和静止生活方式造成的不愿进行活动有关。
3、与代谢需求增加有关。见于:辅助设备(助行器、手杖、支架);极度应激;疼痛;环境障碍(如楼梯);气候异常(特别是炎热、潮湿气候)。
4、与气压改变造成可利用氧减少有关。(例如:新近迁居到高海拔地区)
4成熟因素
老年人可能会经历肌力和灵活性的降低及感觉缺失。所有这些都可能会挫伤个体的自信心,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活动无耐力。
四护理目标
1预期目标
个体能够改善自身的活动状况,使之达到特定的活动水平。
2指标
①确定加重活动无耐力的因素;②确定减轻活动无耐力的方法;③活动至3min时,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五护理措施
锻炼治疗:关节运动训练;进行活动或练习。
1一般护理措施
1.监测个体活动后的反应。
①测量静息时的脉率、血压和呼吸频率。②考虑心率、心律和质量(如果体征异常,例如:脉率>100次/min,在需要增加活动量时,应先征求医生的意见)。③活动后马上监测生命体征;测15s脉率,然后×4,而不是测1min脉率。④让个体休息3min,再次测定生命体征,并进行前后比较。⑤如果个体出现下列反应则应停止活动:主诉胸痛、呼吸困难、眩晕或意识模糊;脉率减慢;心率不增加;收缩压下降;舒张压增加巧mmHg;呼吸频率减慢。⑥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降低活动强度、减少活动频率和缩短活动时间:脉率需3一4min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静息状态时脉率+6次范围内;活动后呼吸频率增加过快;出现其他缺氧症状(如意识模糊、眩晕)。
2.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
①对于长期卧床的个体,开始时每天至少进行2次关节活动。②根据个体的日常时间表安排休息时间(休息时间可以安排在活动之间)。③促成“我能行\"的真诚态度,为个体营造积极的氛围,鼓励其增加活动量,使之拥有能改善自身活动状况的信念;认可自身的进步。④允许个体制定活动计划表和功能活动目标(如果目标太低,可以做一项双方约定,如:“如果能够走到大厅的中间,我就与你玩游戏牌\")。⑤通过缓慢地进行活动,短时间内增加休息次数或给予个体更多的帮助来增加个体的活动耐力。⑥通过渐进的,每日3次,每次巧“的下床活动开始,使个体逐步增练习耐力。⑦让个体测步行速度。⑧鼓励个体穿舒适的鞋(不要穿拖鞋,因为拖鞋不能给予足部适当的支持)。
3讲授活动时保存体能的方法。①活动中间要休息,每天休息数次,饭后休息lh。②如可能,活动时尽量采取坐姿,而不是站姿活动时,每隔3min休息5min,使心脏功能有所恢复。④如果现疲乏或心肌缺血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脉率加快、呼吸困难、胸4,指导个体咨询内科医师及物理治疗师制定一个长期的锻炼计划,或与美国心脏学会联系获取心脏恢复方案。
5.对于患有慢性肺功能不全的个体。
①鼓励个体在活动增加、情绪波动及身体处于应激时,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唇式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②使用唇式呼吸法时,应该用鼻子吸气,然后经半闭的双唇缓慢呼出,同时数到7并发出“噗\"的声音(患有进行性肺部疾病的个体适于使用这种方法)。③讲授腹式呼吸法。护士应把双手放在个体的腹部肋缘以下,在个体呼吸时一直保持不动。嘱个体用鼻吸气,吸气时放松双肩,把腹部向外推,抵住护士的双手,然后屏气1、2s使肺泡张开;嘱个体呼气时通过口腔缓慢呼气,护士则在肋骨底处稍施压力;反复练习几次,然后让个体把自己的双手放在肋骨下方练习独立操作;指导个体每小时进行几次这样的练习;鼓励个体每日逐渐增加活动以防止“肺功能下降\";鼓励个体使用适应性呼吸技巧以减少呼吸肌做功。④与个体一起讨论家庭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障碍物(例如:楼梯的级数)以及改变能量消耗的休息方式(在洗手间的洗脸池边放一把椅子,以供日常打扫卫生过程中休息)。⑤解释支撑手臂重量以减少呼吸肌做功的重要性(B灬lin,1992)。⑥讲授如何在呼气时用下肢锻炼法来增加无支撑手臂的耐力(Breslin,1992)。
6.如有必要,可向社区随访护士咨询。
2对儿童的护理措施
提供安全并具有挑战性的适合儿童年龄段的游戏和活动。
①感官刺激(医院的气味怎么样?声音是什么样的?看起来像什么?)。②讲故事或写故事、制作拼图、进行木偶游戏、演戏。
3对孕妇的护理措施
1.解释在妊娠中期至妊娠后期出现疲乏和呼吸困难的原因:①身体重心的改变;②体重增加;③子宫增大对膈肌的压迫。
2,教会保存体能的方法(参阅一般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