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二物理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来源:独旅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2.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A.刻度尺 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线和刻度尺 D.量角器和刻度尺

3.某同学参加百米比赛,前50米的平均速度约为8m/s后50米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则他在整个赛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A.8.5 m/s B.9.2m/s C .9.0 m/s D . 8.9 m/s 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和乙 B.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5、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铁制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 .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6.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A.在使用刻度尺之前,应先观察刻度尺,搞清楚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测量时只能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读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加上单位

7.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黒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船 B. 山 C. 流水 D. 河岸

8.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A. 跟实际值相同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 不能确定

9.太阳表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剧烈的大爆炸,但是我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巨大的爆炸声,其原因是 A.太阳离我们太远了 B.真空不能传声 C.们平时没有注意听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手拨打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 手指 B.琴弦 C. 弦柱 D.空气 11、某同学正确测量出木块的长为18.52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8.52cmB.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2cmC.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02cmD.测量数据的估计值是0.5cm

12、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直升飞机C、自己D、无法判断

13、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 A、2.5m/sB、5m/sC、20m/sD、40m/s

14、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15、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A、2.57cmB、2.58cmC、2.576cmD、2.577cm

16、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较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A、长B、短C、二者所通过的路程相等D、无法比较

17、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

18、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60sB.50sC.40sD.20s

1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0、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1、 22、

23、A.音色一定不同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21、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的“能量”的是 A.用超声波碎石 B.用声纳探海深 C.利用B超做体检D.利用回声定位 2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4\\.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宇航员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对着山崖喊话,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回声;

2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前半句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后半是以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26.人坐在橡皮筏上随湍急的河水漂流,人相对河岸是___________,相对___________是静止的;

27.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音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说话声会吓跑将要上钩的鱼;这是因为___________;对着一根长铁管敲一下,在另一端的人可听见______次敲击声; 28、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29、“月亮躲进云层里”是以 为参照物;“潮起潮落”是以为参照物的;

30、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100m,前一半路程用了10s,后一半路程用了5s,那么,物体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 m/s,通过后一半程的速度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31、请填上合适的单位:

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90;2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6; 32、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0m/s=km/h;20.56m=cm;

34、在图二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35、;

36、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

3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37、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 三.实验题 共6分

38.实验题目: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还有 和 ; 实验步骤如下:

A、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运行的 长一些;

B、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 测出小车到斜面底端金属片的长度,即通过的路程; C、用 测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金属片C所用的时间;D、再将小车从A运动到B时,测出路程和时间;

E、将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处,测出路程和时间.

F、根据测出的s、t,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AC、AB、BC的平均速度. 四、计算题共4分

39.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 当时气温15℃

40.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

41、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少湾需要多少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