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位“载歌载舞”的教育行者

来源:独旅网
一位“载歌载舞”的教育行者

——读王君的《教育与幸福生活》

南宁市语文教研室特级教师 庞荣飞

在喧嚣浮躁的时下,我自认还算得上一个“读者”。近半年来,过眼的书也有上十本,唯独这本名为《教育与幸福生活》的书让我捧读再三,且于掩卷之际,陷入沉思,憬然有悟。

书的作者王君是重庆外国语学校年轻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红岩好班级班主任。我喜欢这本教育专著,不是因为它是一本貌似深刻的理论书籍,而是因为它是一本十分朴素,饱含真情的教育手记;不是因为它传递出多少时髦的教育观念和教法,而是因为它是一本有思想、有温度的教育行动实录;它以育人为本,负载着热爱学生,与学生共成长的沉甸甸的份量。

这本近30万字的教育专著,是王君老师担任重庆外国语学校初2006级ib班班主任的教育手记,它试图呈现“一个特定的班级,一群特定的孩子,一个特定的老师对教育原汁原味的咀嚼”。它收入了作者在担任这个没有“优生”,需缴一大笔费用方能进入的“非正取”班的“班头”三年之中的教育举措、教育历程和教育细节。它浓缩了一位有着强烈理想色彩的青年教师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中挥洒激情,倾心心力,探寻育人本质的点点滴滴。

在应试的大背景下,与几十名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陋习、毛病的学生打交道,在常人的想象中必定是一场异常艰难的苦

役或搏斗,但出乎意料的是,王君老师偏偏以“幸福”二字来作为这三年教育实践的“关键词”。她说:“这三年,实在是我和这些孩子一道,发现、创造、享受了幸福的教育生活的三年。我渴望在这本书中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幸福生活得以产生的令我回味不已的温馨过程”。她极其执着地认为:“教育,只有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同时幸福地向人性的完美进军时,它才会呈现出它应该有的面目”。

为了贴近学生,亲近理想,王君老师把自己的办公地点从办公室挪到ib班教室的最后一排,每个白天和晚上,她都全天候、全方位地去感知ib班的阴晴冷暖、喜怒哀乐和心灵律动。全天候、全方位的介入,绝不是仅仅为了使这些“高价”学生最终都获得一个中考高分,而是为了关注班上发生的哪怕是任何一个教育细节,为了让几十个孩子拥有一段幸福的初中人生。

呈现在这本书中的王君老师是一位深情的爱者。她把班上的每一位孩子都称为天使,她把他们都视为成长之中的人,对他们身上的弱点、缺点都大度地包容,细心地校正。而一旦他们之中谁有了些微进步,她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在书的首篇,她把ib班的孩子比作“外表难看,味道却极好”的“丑柑”,一个个孩子在她心中、笔下都十分美丽、无比可爱!一位师者,有了宽厚仁慈的爱,才会有呵护孩子心灵的细致入微的教育举措;一位师者,有了不含级差,一视同仁的爱,才会有惠及全班,阳光春雨般照彻每位孩子心灵深处的煦暖;一位师者,有

了海洋辽阔,天样高远的爱,才会有农夫般埋头躬耕,期待苗木生长的平和。

王君老师又是一位对教育有真知灼见,并敢于大胆将理想付诸实践的勇者。为了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培育他们的平民情怀。她把他们带到盲校,与盲童们交友联欢。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一份“残疾朋友需要关爱”的责任感,他们甚至对赵本山风靡全国,拿残疾人来“开涮”的“忽悠系列”小品给出了“伧俗至极”的评判。为了“让我们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在中考备考的紧张时段,她竟然冲破教育禁令,带领孩子们在风雨中进行校外万米徒步跋涉,使孩子们收获了比分数深刻得多的人生感悟。

王君老师还力图做一位教育的智者,她行走在追求教育理想的旅程中,边走边张开思想的羽翼,多角度,宽视野地透视当前我们的教育面临的许多困境与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并努力寻找突围的方略和路径。书中后面两辑文章凝结着她深刻思索的结果。真实坦诚,不虚伪不矫饰是她作为一位思想者的可贵品质。她指陈某些“发达”地区“为教育贴金”的可耻之举;她仗义执言,为遭受权贵罗织,受到过重处分的同事鸣不平,并坦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一类名言的偏颇及荒谬。她从育人的高度直言:“教出了好分数的老师不一定是好教师,治学严谨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温柔善良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勤劳负责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

她从陶行知等先辈的佳言懿行中领悟到:“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王君老师是一位胸怀崇高教育理想的“且歌且舞”的行者。在许多同行屈服环境压力,扎实应试,虚应素质的时候,她以脚踏实地不打折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细节昭示教育的“乌托邦”并非虚空。她追求的是一种饱含真情,满蕴诗意的“载歌载舞”的教育。以人为本,瞩望未来,高扬理想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王君快乐的行走过程中没有一日旁落,这是十分令人钦佩的业绩!但她也从未放弃过教育的近期目标,在本书的序言中,她极其低调地提及:“英雄要过美人关,教改要过分数关。„„我和我的ib班是幸运的,我们让我们的幸福经受了最后一轮也是最残酷的一轮检验”。这也是王君老师最可贵的地方:一方面她十分清醒地透视并不完美,甚至极其残酷的教育现实,一方面她又不舍昼夜,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发现”、“创造”、“享受”、“幸福”地育人的教育理想。哪怕现实无情,理想与现实常常不能牵手,也“总要有人在过分功利的教育红尘中执着追寻在水一方的教育诗意,总要有人在现实的教育困境中为灵魂深处的教育理想辗转反侧„„,总要有精神的跋涉者即使在人性的荒原上也依旧翩翩起舞„„”。

对这样一位教育的行者与勇者,我真诚地向她举手加额,奉上由衷的敬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