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来源:独旅网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倾注爱心,促其自尊

夏丏尊先生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热爱后进生,这是转化后进生的根本所在。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是说,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付出极大的爱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后进生由于成绩差,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为了找回自尊,他们便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保护性的反抗,把教师的教育视为刁难,把家长的教育视为嫌弃,把同学的帮助看作嘲讽,却把破坏纪律当做英雄行为,并以此为资本炫耀自己。但是,他们抗硬服软,对自己所佩服的人很讲义气,尤其是对那些被他们视为“知心人”的朋友、长者和能人,更是言听计从,因为他们从这些“知心人”那里能够得到他们在学校和家庭里很少得到的尊重和信任。教师理所当然地应充当这个“知心人”的角色,关心爱护他们,理解尊重他们,消除师生间的对立情绪,取得心理认同。成为“知心人”,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感情后,教师再因势利导,逐步提高要求,实施“期待教育”,把教育要求转化为他们自尊的需要。

二、多管齐下,促其自信

提供机会,获得自信。后进生的心灵深处同样潜藏着要求表现自己才华和改变现实处境的强烈愿望,教师应努力发现并发掘出他们的不同特长和优势,尽量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帮助后进生获得自信。

集体帮助,树立自信。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善用表扬,培养自信。马克·吐温说过:“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活上两个月。”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我们班主任不仅要学会表扬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在不断的表扬中,后进生的自信心就会渐渐树立起来。

感受成功,增强自信。班主任要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

让他们踮足可及。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给予奖励,让他们感到成功并不难,让他们时常感受成功的愉悦,感到有成就感,并使后进生长期保持愉悦的状态,从而不断努力。

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后进生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知识贫乏。班主任要有意识地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

三、转化习惯,促其自控

后进生,特别是品德不良的后进生,他们的突出特点就是错误行为已经成为习惯。教师应帮助他们确定奋斗方向。魏书生十分重视座右铭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这种做法很有借鉴价值。学生的座右铭由三部分构成:自己所崇拜的名人的话语;在班上学习优秀的同学的名字;针对自己缺点的一句医治性格言。这样的座右铭将给后进生的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内驱力。为促其自控,我们还可以通过写日记、举办思想汇报会、谈心、家访等多种渠道对后进生进行评价或自我评价。同时注意评价策略,让他们在满足自尊的同时看到不足,在找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进步。如此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调整,他们就一定能逐步达到自我完善。

四、坚持不懈,反复教育

任何一个后进生,都会在反复中前进,在前进中反复,这也是后进生的普遍转化规律。后进生的坏毛病一旦出现反复,教师就下了“屡教不改”“无可救药”的论断,显然是急于求成。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只有反复地进行教育,才无愧于教育,无愧于社会。反复地教育,就是要求老师们对于后进生的进步不能自我陶醉,对于后进生的旧病复发不能灰心丧气。当遭遇挫折时,不至于气急败坏、暴跳如雷,才能真正具有教育者的胸襟和怀抱,要让学生在进步的时候,看到不足之处;学生旧病复发时,应当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克服困难,启发他们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我们要给予后进学生更多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唤醒、激活他们心中潜藏着的对于美好生活与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他们前进的内在动力!

五、三位一体,转化后进

环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客观条件。从教育角度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外环境。内环境指的是学校自身的内部环境;外环境指的是学校以外的家庭、社会等环境。从哲学的范畴上说,环境又可分为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肯定环境是指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环境,反之,则是否定环境。肯定的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催人奋进、勇往直前。否定的环境则产生消极的作用,使人颓废,陷入迷茫。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受否定环境的影响,学习和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很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重视研究,分析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帮助、指导学生找出影响其自身成长的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使之养成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及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排除外

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强对消极影响的免疫力以更好地适应外环境。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促使其转化。如隔壁邻居、社区、街道、村子中比较好的风气、环境、好人好事等,这些就是我们教师进行后进生转化的可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

总之,后进生自尊心不泯,上进心犹存。只要班主任教师始终对后进生怀有爱心、抱有信心、付诸耐心,深入分析其心理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法,后进生一定会转化成好学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