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2.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学习导读
学习准备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 2、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
3、能量金字塔的含义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 就越多。 4、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个营养级。
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①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 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 ,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 。
破疑解难 能量流动的特点:
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①食物链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是趋向于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而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利用的。
⑵生态系统能量在流动中是逐级递减的。原因是: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而消耗掉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③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给了分解者。
⑶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即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最高营养级例外)。
这里“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应是指流入这个营养级的总能量,“流入到下一个营养级”应是指下一个营养级的总能量。 经典例题
例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
千克。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分析,戊是生产者,丁可通过三条食物链获得能量,三条食物链以及能量计算如下:
①戊→庚→丁中消耗戊为:10×1/2×10×10。500(千克); ②戊→甲→丁中消耗戊为:l0×1/2 X 10×1/2×10=250(千克);
③戊→已→甲→丁中消耗戊为:10×1/2×10×1/2×10×10=2500(千克)。则共消耗戊为:①十②+③=500+250+2500=3250(千克)。
答案:3250
例2、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为10kJ。请据图回答:
6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 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的转化效率为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
所
%。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
。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
;②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
;③还有少数能量被
利用。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网),具体就是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它的去向有4个方面:被下一个营养级生物同化、自身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以及未利用部分。这样,本题中的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A=15+51.5+3.0+41.5=111。关于转化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由于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掉;同时,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并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还有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
答案:(1)A为(111) 生产者 (2)13.5 20 (3)60% (4)呼吸作用消耗 未被下个营养级利用 分解者 实践探究
1.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应为
A.0.8% B.4% C.8%
D.10%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循环的,可逆转的 B.食物链越短,流向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就越少 C.初级消费者个体数越少,次级消费者个体数就越多
D.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3.人们常用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能量和营养级
B.个体大小和营养级 D.个体数量和生物类型
C.个体大小和个体数量
4.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那么,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5.下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此图所表示的食物链可以写成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
(2)能量传递效率为 营养级一般不超过
,个体数量
。
;营养级越多能量 。所以一个食物链中的
个,故处于食物链顶位的肉食动物得到的能量
(3)若将食肉动物全部捕杀,则食草动物的平均增长速度将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后减 达标测评
1.如果一个人食物中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
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每增加l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 2.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是因为上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不可能以下一个营养 级的生物为食
B.能量逐级递减流动的原因之一是呼吸消耗 C.能量的流动特点说明自然界中的能量是不守恒的 D.能量的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
4.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l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
A.等于10N B.等于l0N C.少于l0N D.多于10N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1-1-2-1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5.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的数值,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多 B.最多约有20%的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次级消费者 C.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一般没有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多 D.位于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获能最多
6.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动物饲养麻烦,花时间多,投资大 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7.如果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鸟又以该树上的昆虫为食。那么树、昆虫和 鸟的能量金字塔应是
A. B. C.
D.
8.如下图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
kg。
kg;最多消耗水藻
9.下图是一个农业人工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2)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
。
,在农村实践证明,该生态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系统比一般的农田经济效益好,原因是充分利用了 中的能量。
kJ
(3)若将全部粮食喂猪,人体从猪肉中获得100kJ能量,至少需消耗 能量的粮食。 拓展延伸
1.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其中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下,请回答:(能量单位:千焦/米•年) 生物种类 草 所含能量 9.510 92
兔 1.510 9狐 0.210 9狼 0.1310 9(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它由草的________作用所固定,到第
________营养级能量最少。
(2)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X(千焦/米•年),那么X的数值为_________ A.X=9.510B. X>9.510
9
9
2
C. X<9.510D. X≤9.510
9 9
(3)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配套K12学习(小初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