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会计基础分录大全

来源:独旅网
精心整理

会计基础分录大全 会计分录三个要决:

一、灵活记忆会计科目表

二、掌握不同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规则 三、熟悉写会计分录的思路

要诀一:灵活记忆会计科目表

目前常用的会计科目大约有60-70个 首先,先分析这张科目表的框架,左边是资产,右边分别是负债、共同类(略)、所有者权益、成本类、损益类,除去不常用的共同类,在剩下的五类里,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资产类的科目几乎占了一半接近40个,而负债类分为流动和非流动,所有者权益5个,成本类4个,损益类分为损和益2个小类。 其次,逐步分解各类要素里的科目,对各科目的内涵要理解。 (1)资产类 我们要在资产类对一类特殊的科目区别对待——备抵类科目,这一类科目的出现是对它的被调整账户的抵减。除了备抵类科目,对于资产类科目从上往下,根据资产的变现能力(流动性)不同,我们看到的是:钱(3个)——马上变现的钱(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的钱——可以变成钱的存货——各类特殊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类——无形资产类——特殊类资产。 在这些细类里,如果应收的钱收不回来,就会有一类科目来调整应收类的金额,这个科目叫坏账准备,如果可以变成钱的存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值钱了,我们要计提一个减值损失来反映它当前的价值,这个科目叫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固定资产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损耗或者减值,对应的是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如果无形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被摊销或者减值,就会有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最基础的备抵类科目,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剩下的科目,记忆起来就非常简单了,大家都喜欢的钱——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次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往下是各类应收的钱,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股息等,再往下是存货类,在记忆存货类时,想象一下存货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它要往哪里去?不同的阶段叫什么名字,这一段理清了,存货类就记住了。 当原料从供应商发货时,叫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到达仓库后叫原材料,被领用后叫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科目),等完工入库后叫库存商品(资产),一旦生产的产品被卖掉,在将来结转成本时,库存商品会变成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类)。

存货类的科目熟悉后,对于长期投资类的科目,暂时无要求,往下看是固定资产,和存货一样,固定资产也有着它的前世今生,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它叫在建工程,如果购买的一些材料是用于在建工程上使用,这些材料还能叫原材料吗?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材料称为工程物资。总结而言,在这里: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主要涉及到摊销和减值,对应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负债类

精心整理

在负债类里,根据偿还期限的长短不同,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最典型的代表分别是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这两个科目将负债类科目一份为二,前面对应的是流动类,后面对应的是非流动类。在流动类的科目里,因为期限通常较短,需要在一年内进行偿还,如企业日常业务中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在非流动的负债里,期限一般长于一年,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类

涉及到和所有者投入的两个科目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以及两个和分配相关的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还有一个是从损益类结转过来的科目本年利润。 (4)成本类

成本类常见4个科目,分别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 (5)损溢类 损溢类的实质分为损和溢两大类,可以直接根据主观判断,将收的一类划在溢类,将支的一类划分在损类,而且部分损溢类科目之间还存在内在关系,如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等。除此外,包含3个期间费用。 要诀二:掌握不同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规则 想要写好分录,仅掌握好科目是远远不够的,小学时我们都记忆过乘法口诀,在这里,我们要掌握会计领域的借贷口诀。 (1)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科目增加记“借”,减少记“贷” (2)负债类、收入类、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增加记“贷”,减少记“借” 这个增减变动的规则也可以用动静结合等式来进行记忆: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在等式的左边,会计要素的增加反映在“借”方,在等式的右边,会计要素的增加反映在“贷”。 要诀三:熟悉写会计分录的思路 一、资金筹集业务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借: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借:银行存款 借入 贷:短期借款 借:财务费用 月末计提应计利息 贷:应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支付利息 应付利息 接受现金投资 接受非现金投资 实收资本增加 短期借款账务处理 精心整理 偿还银行借款本金 借入 贷:银行存款 借: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本金 借:财务费用等 贷:应付利息(分期付息) 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财务费用 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计提利息 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偿还款本息 二、固定资产业务 借:固定资产(不需安装)/在建工程(需要安装)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借: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 转入清理时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收回残料变价收入时 贷: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清理支付清理费用时 贷:银行存款 借:营业外支出 结转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结转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购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处置 三、材料采购业务 (1)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购买材料 实际成本法 精心整理 (3)如果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 原材料 (4)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材料收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5)采用预付方式购入材料: 预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收到,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企业购入材料,未入库,款已付(款未付)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收到,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企业购入材料,未入库,款已付(款未付)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贷: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 计划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 发出材料 计划成本法 四、生产业务

处理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借:生产成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 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精心整理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 贷: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计提 /在建工程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工资,支付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现金 贷:库存现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代扣款项 贷:其他应收款——职工房租 ——代垫医药费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 贷:制造费用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与结转 五、销售业务 主营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主营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其他业务收入的账务处理 其他业务成本的账务处理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确认营业税金及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等 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税金及附加 六、期间费用

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 管理费用的账务处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 理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利息 银行存款等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精心整理 支出 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矿产资源补偿费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技术转让费、企业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研发支出等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借: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等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付利息等 借: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贷: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的账务处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理 酬、业务费、折旧费、修理费等经营费用 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差额、现金折扣 七、利润形成与分配 计算应交所得税 所得税的账务处理 实际上交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转作股本股利 贷:应付股利/股本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提取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盈余公积补亏 精心整理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 ——转作股本股利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企业未分配利润的形成 八、财产清查账务处理

审批前 盘盈 审批后 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盘亏 审批后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需要支付或退还他人)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需要支付或退还他人)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借: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 管理费用(管理不善造成的)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盘亏——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借: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 管理费用(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盘亏——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其他应收款(可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审批前 盘盈 审批前 存货清查 结果的账 务处理 审批后 盘亏 审批前 审批后 审批前 盘盈 固定资产 清查结果 的账务 处理 盘亏 审批后 审批后 审批前 精心整理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计提坏账准备 实际发生坏账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已确认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或: 借:银行存款 贷:坏账准备 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转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