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广校优势 创新农民教育培训
作者:冯霞
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3年第07期
近年来,山东省章丘市农广校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大规模开展各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全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稳定中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一、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努力抓好招生工作
招生工作是农广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近年来生源紧张、竞争激烈的形势,章丘市农广校积极调整思路,创新方式,大力开展自主招生,为农村输送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一是广泛宣传抓生源。精心设计招生简章,通过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积极宣传招生的专业优势、减免部分学杂费的政策优势,深入基层召开乡镇办校工作会议,最大限度动员吸引农民和中小企业人员参加学历学习。二是突出特色抓招生。结合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专门为学员开设农村信息管理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专业,共计招生160人。与市水务局联合开展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培训,每年为工程征迁地区20个村培养中专生学历生150人。积极举办全日制中职班,2010年在官庄镇举办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全日制班,3年多时间为当地企业培养50名业务骨干。在曹范镇举办60人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全日制中职班,在圣井街道黄土崖村举办100人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送教下乡中专班。章丘市农广校严格按规定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尽最大努力协调好学员生产和学习的矛盾,安排专职班主任负责管理,选聘高水平的教师任课,保证了学习效果和质量。通过多方面努力,农广校招生工作保持良好势头,每年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招生任务,现中专在校生达600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达300人。
二、坚持实用与实效兼顾,切实抓好农民培训工作
培训新型农民是农广校服务三农的重要切入点,章丘市农广校充分发挥其平台优势、政策优势和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快培训新型农民,服务地方发展。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农广校主动向章丘市委、市政府汇报开展农民培训的成绩及优势,努力获得支持和关注。2012年3月,市里专门召开全市农民培训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参加会议并安排部署;市财政拨付农广校专项经费50万元用于农民培训工作,涉农部门也都积极与农广校联合办班。二是精心组织培训。连续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先后培训农产品质量监督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观光休闲农业从业人员、肥料配方师、村级动物防疫员、水产养殖技术员共计1320人,为章丘农业战线培养了大批生产经营型、管理服务型人才。举办四期共390人的全省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培养造就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民企业家,通过培训和开展跟踪服务,参训学员有100余人实现了无业创业,70余人实现了小业做大、大业做强。紧抓章丘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点、难点组织开展培训活动,举办了多期村书记(主任)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班;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马骥教授到章丘调研,并为农口系统干部职工举办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代农业发展专题讲座;组织农口部门业务骨干、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赴浙江大学学习现代农业知识。
三、坚持设施与队伍齐抓,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搞好培训工作要有教学设施和人才保障。近几年来,在开展一系列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全面提高学校保障能力。一是抓教学设施建设。2011年,鉴于学校办公教学设施大部分已陈旧落后,章丘市农广校向市财政申请20万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改造和维修,重点装备了面积150平方米、能容纳100人的现代化多媒体大教室,新安装了电脑、投影仪和音响等设备,改善了教学办公条件。为改善实习基地匮乏落后的状况,投资10万元,改造提升了白云湖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和高官寨奶牛专业合作社两个实验、实习基地,极大满足了教学培训工作的需求。二是抓教学队伍建设。每年组织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以加强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训练,培养青年教师骨干力量,对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优先推荐参加省校或济南市校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活动和教学评优活动,李克合、周承波成为省农广校创业培训讲师团的骨干教师。2012年选派周承波、刘崇琪代表济南市分校参加了全省农广校系统第九届教学评优大赛,均获得一等奖,刘崇琪获得全国农广校教学能手称号。在以上几位教师的带动下,全体教师教学热情极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有了很大进步。 四、坚持合作与开发共赢,为三农发展搭建更高平台
2012年,章丘市农广校积极牵线搭桥,力促市政府与山东农业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开展交流研讨与项目合作,专家为章丘农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撑。在牵线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农广校在农业技术、人才方面的人脉优势。目前市政府已与山东农业大学就章丘6个基地园区规划和4个部门技术指导签定合同。章丘市农广校将协调有关部门和各镇街与山东农业大学开展广泛的对接与交流,积极创造条件,为加强双方合作搭建平台,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