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创造生命价值可以从珍惜时间做起,勇于创造,乐于奉献,在平凡的生活中证明生命的价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懂得创造生命价值可以从珍惜时间做起,勇于创造,乐于奉献,在平凡的生活中证明生命的价值。
难点:学生珍惜时间习惯的养成,创新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的培养激发。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多谋体播放歌曲《童年》、学生随唱
说一说:伴随着《童年》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抽几个学生谈谈)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创造生命的价值
(时光易逝,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对于每个来说,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活着,而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要充实生活的每一瞬间,创造生命的价值。)
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实自我,展现的提升生命的价值呢?我们应珍惜时间,勇于创造,乐于奉献。
二、新课教学:
(一)珍惜时间
1、(多媒体展示)教材P34案例,思考:
张瑞敏的话“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飘起来。”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如果我们的生命要创造价值,那就要珍惜时间。)
2、为什么要珍惜时间?
(生命是由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3、“算算你的生命时光”。(多媒体展示)
(学生计算后抽2生回答,并谈谈自已的感想)
(时间过得真快,正如朱自清在他的名篇《匆匆》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会,我觉得他去的匆匆了,便伸手去遮挽时,他又从遮挽手边过去……”是的,时间易流逝,抓起来就象金子,抓不住就像流水。)
算算本期时间:共多少天,过去多少天,还剩多少天?多少小时?(假定每天学习9小时) (1月17日放假,假日: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3天,元旦一天;月考,半期考试期末复习、考试)
4、自我反思:在学习中、生活中有哪些不珍惜时间的表现?我们应怎样珍惜时间呢? (表现:不珍惜时间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有时间而未加利用;其二是学习中、工作中效率不高。如:整天埋头网上聊天和游戏之中;有的同学做事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懒散,磨蹭,漫不经心,拖拖拉拉。做作业的时候听收音机,复习功课的时候逗小花猫,这种边学习边玩耍的做法最不好了。人家半个小时完成了作业,他却前后足足能用三个小时,白白浪费了多少时间!)
4、具体到我们日常的学习中,应该怎样做呢?
(一是不要浪费课堂时间。即充分利用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堂上的活动随着老师走。不认真听课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是成倍的,是最划不来的。
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即充分利用每天晚上或休息日在家的整块学习时间,千方百计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1)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计划的学习内容。
(2)学习过的内容,要及时复习,以防止遗忘后再花更多的时间重新学习。
(3)对每天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错误要及时解决和纠正,真正弄通,以防重犯。
(4)把一些基本公式抄在大一点的卡片上,放在家里的墙上或床头上,随时查用和记忆,节省时间。
(5)特别要杜绝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心神不定,脑子总好象插上翅膀;一会东、一会西,坐不住板凳;找东西、翻小说、乱写乱画;被别人的活动和欢笑声分心;惦记电视里的节目等等。
三是从不放弃零散时间。如利用等车或乘车时间背点什么;利用每天晚上热水泡脚的'时间,预习一下第二天的功课;利用串门或来客人精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听上一段外语录音等等。只要有心,坚持下去,必见成效。
四是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把一天中要干的事情进行事先的合理安排,该睡则睡,该起则起,该学则学,该玩则玩,每天的活动有规律、有节奏。)
另外,利用学习之余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交益友。
5、试一试:阅读教材P35页李明对时间的看法。你如何评价李明对待时间的态度?假如你是李明的同学你怎么劝说他?
(李明这是一种浪费时间,不珍惜时间的态度。我们首先应该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时间。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一但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虽然我们还小,但是现在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要好好珍惜;对待时间我们要分秒必争,爱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掘自我生命的潜力。)
6、指出另一极端现象:不分白昼学习工作。
(珍惜时间并不是不休息,不睡觉,珍惜时间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时间。)
7、妙语锦囊: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俗语,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8、写一写:我的珍惜时间的座右铭
三、本课小结。
结束语:
四、学生齐诵: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五、作业:
教学设计价值
感悟生命的文章
生命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