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独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雁荡山灵峰的导游词

关于雁荡山灵峰的导游词

来源:独旅网

  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是雁荡山的精华,与灵岩、大龙湫并称“雁荡三绝”。景区内以奇峰异洞为主要特色,其中又以合掌峰、双笋峰、犀牛峰等众峰形成的灵峰夜景取胜。

  步入景区即可见酷似接客拱手做迎客状的接客僧。沿鸣玉溪而上,山腋两壁,危峰乱叠,溪涧潺潺,每当夜幕降临,诸峰剪出片片倩影,“雄鹰敛翅”、“犀牛望月”、“夫妻峰”“相思女”… …一一显灵,形神兼备,令人浮想联翩 。

  景区内,观音洞被称为雁荡山第一大洞;道家北斗洞,使灵峰四周诸多青峰苍崖轮囷郁盘,绕出一方如梦如幻的胜境;其他形态各异的云雾洞、透天洞、含珠洞、隐虎洞、罗汉洞、凉风洞,洞的形状各不相同,且洞洞相通,各有奇异景观,洞背还有东西瑶台,可览灵峰全景。另有石门潭、响岩门、果盒三景、朝阳嶂、碧霄峰等大小130多个景点。

  灵峰寺位于浙江北部安吉县城西南白水湾乡灵峰山(古称北天目),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920xx年),号“灵峰院”。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时吴越王钱镠游灵峰,流连岩上之美,回杭后,赐“灵峰长兴”匾额,以光山门,并施舍修寺,梵宇一新。宋治平二年(1065年)更名为“百福讲寺”,英宗皇帝赐玉玺一方,以镇山门。清乾隆十二年,更名为“灵峰寺”。

  安吉县政府对灵峰古刹甚为重视,1983年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批准修复开放,该寺现存或新修佛教建筑主要有山门、天王殿、三圣殿、藏经楼、僧寮、客房等。又有《重建灵峰寺碑》、《明道人智旭碑》、《范公云碑》、《灵峰百福寺碑记》等四块碑刻,以及藕益大师灵塔。寺前古树参天,溪流潺潺;后山竹木茂盛,环境清幽,是信众修法、香客礼佛的理想胜地。

  禅宗灵峰派创始人藕益大师系中国佛教史上著名人物,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宇,出家剃发后命名智旭,字藕益,别号“八不道人”,原籍江苏木渎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14岁从憨山弟子雪岭剃发出家,后住晟溪、温陵、湖州、九华等寺院,但对灵峰寺情有独钟。他雅爱灵峰人朴景幽,33岁有偈语“灵峰一片石,信可矢千秋”。以后三次归卧灵峰,长达十年之久。清顺治十一年(1655年)在灵峰圆寂,弟子奉骨塔于大雄宝殿右侧。大师著书甚丰,有《灵峰论》五十多部221卷,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后被奉为净土宗第九祖师,他所开创的灵峰派以及他所倡议导的一代宗风,由他的高徒苍辉法师继承发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crkj.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