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
学海遨游——历史文化学院第七届研究生读书交流会
二、目的:
1、读书、交流、讨论、互通有无;在对话和碰撞中看到更多有思想的文字、听到更多有思考的声音。
2、更好地锻炼研究生群体搜集资料、提炼观点、组织文字、锤炼语言等学术能力,更好地促进团队的合作共赢、增进感情,充分发挥读书交流会的平台功能。
三、主承办
主办:院研究生会
承办:院研究生会﹒学术科技部
四、参与对象:
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一、二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历史文化学院1103会议室
举行时间:20xx年12月20号,21号晚7:00—9:00
五、交流内容及参与形式:
1、内容:各团队参加人员可选取一本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性著作,谈谈看过这本书之后的感想。各团队派出一人做中心发言人,每人演讲15分钟
要求:演讲内容包括:这本著作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看过这本著作的感想(原创性)。活动分上下两场,每场2小时,总共4小时。每场第一环节为中心发言人进行主题发言4×15分钟=60分钟,第二环节是老师点评提问和听众提问互动阶段4×15分钟=60分钟。
2、参与形式:
(1)共8个团队。每个团队设一个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专业的组织参与,上报交流题目、中心发言人及参加成员名单。(团队以3人为宜)
(2)每个人都要写出读书交流材料,每个团队由专业负责人组织本队各选中心发言人1人,团队其他成员负责补充发言、回答现场老师及同学提问和做ppt。
六、奖项设置及奖励措施:
1、在所有中心发言人中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优秀读书交流稿推荐到校报、《研究生论坛》、等处发表;
2、团队其他参与选手(非中心发言人),均颁发优秀奖和奖品,共16名;
3、在所有参与者中评出“积极参与交流奖”8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4、以上1—2中的荣誉奖项均可获得加分,并计入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评选。
5、一、二、三等奖与“积极参与交流奖”均以投票方式选出优胜者,标准如下:
(1)评委老师投票,汇总最后结果,确定优胜者;
(2)统票、现场公布结果:宣传部负责(董淼、张玲)
注:奖品:笔记本。
七、读书交流会流程:
1、主持人介绍嘉宾兼评委老师,介绍各个团队及活动规则,宣布活动开始。(主持人:)
2、(读书交流会的'选手交流次序按照实际情况再定,以下只是例子,不为交流的次序)
a.世界史专业同学:
世界史专业交流,限时15分钟;
评委老师作点评,听众提问、发表看法,团队解答观众提问,限时15分钟;
b.文化所同学: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 专门史专业交流,限时15分钟;
评委老师作点评,听众提问、发表看法,团队解答观众提问,限时15分钟;
c.中国古代史同学:
中国古代史专业 + 文献学专业交流,限时15分钟;
评委老师作点评,听众提问、发表看法,团队解答观众提问,限时15分钟;
d.档案学同学 + 教育硕士同学
档案学专业+ 教育硕士专业交流,限时15分钟。
评委老师作点评,听众提问、发表看法,团队解答观众提问,限时15分钟。
3、在座老师、同学交流活动感想,可对各团队及中心发言人进行点评。
4、评选一、二、三等奖,“优秀奖”,“积极参与交流奖”,现场公布结果;
5、由嘉宾老师按项目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6、王扬老师作活动小结,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整个活动预计四个小时)
八、会后成果展示:
1、张榜公布获奖名单
2、校报发新闻稿
3、优秀读书交流稿推荐到校报、《研究生论坛》等处发表;
4、充分利用海报、宣传栏、研究生qq群、院网站、校报等资源。
九、活动时间安排、各项负责人及相关说明:
1、宣传发动阶段:11月下旬
方式:海报、宣传栏、研究生qq群、学生干部宣传
负责人:宣传部(董淼、张玲)
2、确定名单:11月下旬
总负责:学术科技部(韩璐、丁文斌、吴刚)
(1)各团队交流主题、参加成员名单、联系方式,中心发言人名单:(名单交韩璐)各专业负责人:
研二:世界史:陈炜
近现代 专门史:施学敏
古代史 文献学:黄鹂
档案学:孙昊:
教育硕士:吴佳佳
研一:世界史:张玲
中国近现代和专门史:韩璐
中古史和文献学:肖静
档案学:邱菲菲
教育硕士:饶永山13720xx6315
(2)特邀评审老师名单:12月上旬
负责人:韩璐、丁文斌、吴刚(中国史:何晓明 / 郭娅、世界史:何元国 / 王杨院长、档案学:覃兆刿)
(3)落实工作情况:12月上旬
正式举行前,召集各项负责人会议,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解、落实。
3、正式举行:12月20号21号
4、会场:负责人:文体部(郑子律、邱菲菲)
所有研究生会成员提前一小时到达会场布置(所有研究生会成员里,郑子律、邱菲菲
黄莺、丁文斌、陈炜不参加交流会,所以交流会进行中的大多数任务就交给这些同学负责,以下的任务分配是初步的计划,大家到时候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包括:会前准备:
(1)制作主题课件/黑板大字(韩璐,吴刚,丁文斌)、事先将课件拷贝到电脑上
(2)准备多媒体设备,包括ppt和话筒(马 建强)
会中工作:
(3)奖品题字(黄莺,丁文斌)
(4)相机及拍照,最好准备两台相机。(陈炜、郑子律、黄莺)
(5)服务,倒茶水(邱菲菲,黄莺)
活动结束前:
(6)统票、现场公布结果(董淼、张玲)
(7)颁发奖品(邱菲菲,黄莺)
附加:
1、 购买奖品,获奖证书;学术部(韩璐、丁文斌、吴刚)。
2、海报、宣传栏、研究生qq群、学生干部宣传:宣传部(董淼、张玲)会前的宣传跟会后的宣传。
3、会后成果展示(见第八项):宣传部、学术部(董淼、张玲、韩璐、丁文斌、吴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